第一百二十一章
  “唉,可惜倉頡原鐵的武器了,想不到這饕餮的嘴巴還真是厲害,居然能有斷金裂石之力,上古神兵在它麵前就像是甘蔗一般脆弱,玩具一般兒戲。看來是我們之前煉製武器的功夫還不到家,還有一點,就是我們先前所得到原材料品質還不夠上乘。要是日後我們再遇上一些像饕餮這樣見什麽吃什麽的餓貨,我們這點武器還不夠它塞牙縫呢!幸好我們這一次還不算是得不償失,至少也奪取了饕餮的內丹,也算是一點小小的補償吧。師妹,從這顆內丹的顏色來看,我想應該是金屬性的內丹,正好能幫助你提升修為。”梅楚曦說道。

   鍾靈從梅楚曦手中接過內丹,又仔細審視了一番,的確如梅楚曦所說的那樣。看著手中泛著淡淡鎏光的金丹,鍾靈完全可以感受到內丹裏蘊藏著一絲絲的能量正在跳動。相比起從鰉老怪那裏得到的那顆內丹,這顆金屬性內丹的品質看起來則更勝一籌。正所謂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不一樣的品質就會帶來不一樣的功效。正如梅楚曦所說,自己的修為確實可以通過吞服和煉化這顆金丹來提升了。想到自己終於也能和梅楚曦一樣修為大增,鍾靈的心中不禁為之一動。

   事不宜遲,有了前人的指引,鍾靈這一次提升修為也不算得上是一件難事。再加上鍾靈的悟性一向要比梅楚曦的高,所以梅楚曦這時一點也不擔心鍾靈在提升修為上會出現什麽問題。從師學藝固然可以少走彎路,但老話說得好,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師傅所能教給個人的主要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中提煉出來的規律和規則的總結。師傅隻能讓學者在明確原理、明確法則的前提下,去分享他總結出來的經驗,而後由學者自行解悟、自行實踐中去逐步升華。師傅所教的是讓人明白一個理,能否學會主要在個人的領悟。師傅是隻能給修行者指明一個方向,至於能在修行中獲得什麽,完全要看修行者的努力和用心的程度。

   鍾靈無疑是一位百年不遇的練武奇才,乃是集醫,易,武三者之大成於一身的佼佼者。這一次再得益於金丹的幫助和梅楚曦的從旁指導,很快她就感受到了梅楚曦之前在晉升到煉神還虛境界的那些真切的感覺。首先她感受到了在三田合一時,體內真氣充盈全身給她帶來的那種暢快淋漓的感覺。剛開始的狀態令她頓感清晰明朗,呼吸時清爽自然,體感舒適自在。隨後她又感到清爽氣感遍及胸腹,此時下丹田的飽滿感消失;片刻後這種清爽氣感遍及雙臂和雙手,此感緊接著傳遍她的頸部、頭部,隨後又便及下肢。後來全身普遍的有涼涼的清爽氣感,仿佛再一次脫胎換骨了一般如沐春風。

   在鍾靈體內,兩顆內丹一開始也是有一種互相排斥的力量,後來經過鍾靈體內真氣的引導與協調,也順利地融合成為一顆新的內丹。這顆內丹散發出來的能量把鍾靈的內在世界帶到了一個全新的境界,鍾靈此刻完全可以屏息外在呼吸而轉入內呼吸,好像自己又重新回到母胎的時候,達到返璞歸真的狀態。內呼吸也叫做胎息。當修煉到一定程度時,鼻息微微,若存若無,好像停了外呼吸,隻覺得丹田開闔,溝通任督,給人一種就象是春風送暖百花開時的舒適感覺。

   胎息是指人體生命從後天狀態回歸到胎兒時期的生命先天狀態,與宇宙能量之源,即先天一氣息息相通的一種生命本原狀態。胎息、的發生主要在於激活奇經八脈。通過特殊的方法啟動了胎息,可使人返回人體先天狀態,步入我命在我不在天的進程。進入到胎息的啟動,人體的生命能量就進入了以先天元氣運作為主的先天狀態。這正是胎兒在母體時的自然有序,健康,本原的生理狀態。由於胎息的啟動引發人體先天元氣的補充與再生,推動奇經八脈運動,八脈帶動髒腑,十二正脈,形成人體的先天生命狀態。

   啟動胎息之後,鍾靈整個人也進入了禪定的狀態。她這時仿佛能夠看到自己身體的內在環境,好像她就是在自己的體內暢快遨遊一樣。她感覺到自己的大周天之氣已經是和自己的內息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了,隻要內息一啟動,體內的大周天之氣立刻隨之流遍全身各個經脈。鍾靈不再意守丹田,順其自然保持入靜的佳境。隨著胎息次數的增加,她感到自身有一種虛空不存在的現象。初時是局部的虛空,等到大周天之氣循環次數多了之後,她慢慢開始感到整個身體開始產生一種不存在的感覺,進入一種物我兩忘的境界。

   自然乃萬物之本,道乃自然所生。道是宇宙萬物運行的根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無形的,看不見摸不著,然而它就存在於自然萬物之中。修煉到了物我兩忘的境界後,人才能與天地相溝通,才達到至美境界。莊周夢中變成了蝴蝶,而醒來發現自己還是莊周,渾然間不知道是自己夢到蝴蝶,還是蝴蝶夢到了自己。物我兩忘的至高境界是物我兩融,即天人合一,亦如“人在橋頭走,橋走水不流”的心境。莊子善於體會物情,通情以應物,故能達到“物我交融、物我兩忘”的境界。

   梅楚曦這時感覺到鍾靈身上散發出來的氣場了,這是高手間的一種氣場間的相互呼應。他知道鍾靈此刻正沉浸在禪定的狀態,接下來就是要開天門,現祥瑞的時候了。鍾靈忽然間發現自己胸中的真氣迅速向印堂衝去,緊接著她看到了從來沒有見過的五光十色的世界。鍾靈五官的感覺也變得越來越敏銳,她的眼睛看到了各式各樣的人物,花草,山河,還有彩虹;耳朵也聽到了各種鳥叫聲,河水流淌聲,還有大自然發出的各種聲音。這一切顯得是那麽的真實,仿佛遠在天涯那邊,但又感覺到近在咫尺。

   鍾靈知道自己在經曆元神出竅的過程,但是她非常享受這一切。這種感覺讓鍾靈感到非常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既可以上天,又可以入海,隨心所欲的感覺讓她心曠神怡。她從來沒有見過荊軻的樣子,但這一次她的元神讓她真真切切的看到了千年前荊軻的樣貌。黑亮垂直的發,斜飛的英挺劍眉下蘊藏著銳利的黑眸,削薄輕抿的唇,棱角分明的輪廓,修長高大卻不粗獷的身材。他就宛若黑夜中的鷹,冷傲孤清卻又盛氣逼人,散發出一種傲視天地的強勢。

   當她睜開眼睛的時候,她看到了梅楚曦正目不轉睛地看著自己。“難道我臉上長花了嗎?你需要這樣看著我嗎?”鍾靈說道。梅楚曦這下才反應過來,尷尬地說道“呃,恭喜師妹晉升到煉神還虛的階段,剛才我看見你的表情突然間有點奇怪,所以擔心是不是你走火入魔了。沒事就好,沒事就好!”鍾靈笑道“師兄,不瞞你說,我剛才元神出竅的時候,看見荊軻大哥的樣子了,所以我才會感到驚訝的。”梅楚曦經曆過哪些光怪陸離的事情,知道鍾靈所說不假,自己也很好奇荊軻到底長的什麽模樣,連忙問道“師妹,荊軻大哥到底長成啥樣呀?我從一開始遇見他,一直都是隻聞其聲不見其人,剛才經你這麽一說,搞得我也開始好奇了。”

   “不用說荊軻大哥自然是個大英雄!和項羽大哥比起來的話,他身上沒有那麽咄咄逼人的氣場。雖然眼神有點憂鬱,但是非常銳利,好像一眼就能把事情的本質洞悉似的,或許這也叫做睿智吧。荊軻大哥的身材沒有項羽大哥那般魁梧,但也是堂堂八尺男兒好漢。如果把項羽大哥比作是頭猛虎的話,那麽我會把荊軻大哥比喻成一頭老鷹!師兄,我對荊軻大哥這樣的描述你可滿意了嗎?”鍾靈說道。

   “嗯,按照你這樣一說,我就對荊軻大哥有個大概的了解了。你對荊軻大哥的描述很傳神,非常符合一個刺客的形象。老鷹,總是喜歡謀定而後動的。要麽不出手,一出手就是致命的打擊!”梅楚曦笑道。這時,荊軻也說話了“鍾姑娘,我實在不知道你是如何能見到我的模樣的,但你對我的描述非常接近了。這煉神還虛的本事還真是神鬼莫測啊!恭喜鍾姑娘修為大進!”

   “師兄,之前你說我們的煉器功夫不到家,我覺得非常有道理,我們有必要對我們的武器再重新煉製一遍。日炎棍在饕餮麵前變得不堪一擊,很可能是由於是武器質地的原因,陰沉木再怎麽說那也畢竟隻是木材而已。如果我們用純金屬來煉製武器的話,那樣會更堅固一點。冶煉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純金屬的硬度都不如摻有一些別的物質的金屬硬度大,這就關係到金屬配比的問題了。不知道你發現沒有,無當師姐煉器的時候的火焰顏色是藍色的,這一點就足夠說明之前我們的煉器水平不到位了。”鍾靈說道。

   梅楚曦想了想鍾靈所說的問題,他遇到的情況好像的確如此。鍾靈同時還談到了一個合金配比的問題,他對這個也有個大致的了解。梅楚曦知道,純度越高的金屬,硬度就越低,如果金屬裏麵摻雜了別的成分,硬度就會大大的增加。打個比方,千足純金的硬度就比不上18K的黃金,18K黃金的硬度又比不上14K的。兩者間最大的不同點就在於含金量,K金含量越高就越軟,越低就越硬更加穩固,且不易生鏽、不易腐蝕。其實說到底,不管是多少K金,都是一個合金配比的問題。

   因為隻有用合金做出來的武器才具有使用的價值。在青銅時代,鑄劍的關鍵是在冶煉時,向銅裏加入多少錫。錫少了劍太軟,錫多了劍硬,但容易折斷。曾有報道對秦劍做的化學定量分析顯示,它的銅錫配比讓青銅劍的硬度和韌性結合得恰到好處。但是秦劍更讓人著迷的地方,是它的外形。秦劍的厚薄寬窄是從劍柄到劍尖呈階段性遞減的,這種設計使秦劍的受力部分得到加強,而又保持了一定的彈性,同時劍身又不會過於沉重。秦劍是青銅劍鑄造工藝的頂峰,它在長度,硬度和韌性達到了幾乎完美的結合,攻擊性能也因此大大增加。

   華夏古代的青銅器鑄造技術堪稱世界一絕,采用的銅錫合金。著名的越王勾踐劍就是一把合金劍。正常情況下,一把劍隻能是同一個比例的配比的銅錫合金。但是這把劍做到了同一把劍身不同的配比。劍脊含銅多增加了劍身的韌性,劍刃含錫多增加了硬度和鋒利度。據檢測,越王勾踐劍的含銅量約為80%-83%、含錫量約為16%-17%,另外還有少量的鉛和鐵。作為青銅劍的主要成分銅,是一種不活潑的金屬,在日常條件下一般不容易發生鏽蝕,這把劍不僅僅是沒有鏽蝕,更加奇特的是依然寒光四射,鋒利無比。

   然而,梅楚曦這裏不是打算要用銅錫合金來煉器,而是打算用到綦毋懷文改良的灌鋼法。綦毋懷文是襄國宿鐵刀的發明者。他總結了曆代煉鋼工匠的豐富經驗,對古代一種新的煉鋼方法---灌鋼法作出了突破性發展和完善,同時在製刀和熱處理方麵也有獨特創造,為華夏古代冶金技術的發展作出了劃時代貢獻。綦毋懷文的煉鋼方法是“燒生鐵精,以重柔鋌,數宿則成鋼”。意思就是說,選用品位比較高的鐵礦石,冶煉出優質生鐵,然後,把液態生鐵澆注在熟鐵上,經過幾度熔煉,使鐵滲碳成為鋼。由於是讓生鐵和熟鐵“宿”在一起,所以煉出的鋼被成為“宿鐵”。

   在使用灌鋼法之前,古代製刀大都用百煉鋼,費時費力。為了成就鋒利,往往曠日持久,且花費高昂。更先進的技術意味著可以用更小且很小的代價生產質優且更優、價廉且更廉的產品,否則那種先進就沒有意義,沒有生命力。於是,綦毋懷文就開始著手對製刀工藝進行重大革新。他的革新也是複合式的,他用灌鋼法煉製的鋼做成刀的刃部,而用含碳量低的熟鐵作刀背,以鋼保證刃口鋒利,以韌性熟鐵製刀背,則保證刀背在遭遇衝擊時不輕易折斷。這種辦法不僅能製成更好的刀,還大大節省了價比鐵貴的鋼材,降低了製刀成本,符合對技術革新的要求。

   綦毋懷文製的刀就叫“宿鐵刀”,鋒利無比。值得一提的是,他能製成那麽好的刀,還與他在淬火方麵也有絕活有關係。淬火,就是將加熱紅透的工件夾起來浸入冷水中,急速冷卻,增加其強度和硬度。戰國時代的淬火技術,一般都是用水作為冷卻介質。但不同的水因冷卻速度不一,也會影響刀的性能。然而,綦毋懷文在製作“宿鐵刀”時,是使用動物尿和動物油脂作為冷卻介質的。動物尿中含有鹽分,冷卻速度比水快,用它來淬火,比用水淬火的鋼堅硬;而動物油脂冷卻速度則比水慢,淬火後的鋼比用水淬火的鋼有韌性。這是對鋼鐵淬火工藝的重大改進,一則擴大了淬火介質的範圍,再則可以獲得不同的冷卻速度,以得到不同性能的鋼。

   梅楚曦想到用灌鋼的法子來煉器,便把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地詳細告訴了鍾靈。鍾靈聽到梅楚曦的想法,也是驚訝無比,想不到他們兩人竟然想到了一塊。鍾靈連忙說道“師兄,這真是太巧了,我們的想法不謀而合了。我剛想打算用製作唐橫刀的方法來煉器,你就馬上提出灌鋼法了。或許你還不知道,唐橫刀的製作工藝來自於南北朝時期的宿鐵刀,而唐橫刀就是在宿鐵刀的基礎之上被製造出來的。為了提高唐橫刀的質量,采用了熱土燒刃的熱處理,即在刀刃上塗上特殊材料再次進行煆燒,這樣就得到了更高質量的刀,同時也保留了刀的柔韌性。唐橫刀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雙麵開刃,大大增強了殺傷力,在戰爭中體現了極大的優勢。”

   “打造優質唐橫刀的第一秘訣就是包鋼法。包鋼法是將鋼材包裹在柔韌性更好的熟鐵外麵,一起鍛造成型。采用包鋼法製成的刀劍,具有很高的硬度,可以產生很強的殺傷力,同時刀身更加柔韌,降低了刀劍的損壞概率。為了進一步強化這個剛柔相濟的雙重特性,鐵匠們研究出了熱處理工藝——覆土燒刃。覆土燒刃就是在刀刃以外的部位塗上特殊材料,與刀劍一同加熱並淬火。在淬火的瞬間,裸露在外麵的刀刃,冷卻速度快,變得更加堅硬,而覆土的地方冷卻速度慢,從而使刀身保持了更好的韌性。”鍾靈繼續說道。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