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比劍 論戰
  其實韓非來到趙國大約有三個目的,一個是想看看秦國軍隊的戰鬥力到底是怎麽樣的。

   據韓非的估計,如果自己回到韓國推動變法,那秦國恐怕立刻就會發動大軍來攻打韓國。

   所以韓非必須要了解秦國的真正戰鬥力。

   第二個目的就是想看看趙國的朝堂和軍隊。

   韓非想要知道趙國現在抗秦的意誌堅定不堅定,趙國軍隊的戰鬥力怎麽樣。

   如果可以的話,韓非也想要在韓國軍隊中實行變法,當然要吸取各個國家的經驗了。

   第三個就是想要找一個會經商的人才。

   趙國的風氣開放,同樣商人也很多,大名鼎鼎的秦國相國呂不韋以前就是趙國商人。

   所以韓非想要在趙國找一個商人。

   想要在韓國快速的積累實力,軍、政、財、諜四個方麵都缺一不可。

   軍隊這方麵韓非有披甲門人,還有趙國騎兵,說不定這次還能在趙國帶一些人走,所以韓非並不缺軍隊方麵的人,隻是缺少一個大將之才而已。

   政這方麵韓非也已經有了計算,等回到韓國朝堂一切都清楚了。

   而諜這方麵韓非也有了一點謀劃,而且綠眉這步閑棋或許也能起一點作用。

   唯獨財這方麵需要一個得利的人手,畢竟經商也得看頭腦。

   而且隻要有錢,那情報和軍隊的勢力就能快速成長起來。

   朝堂之上,兩名趙國武士身著輕甲,手持利劍向韓非一左一右攻來。

   韓非雙目中原本的淡淡金色變得濃烈起來,直把韓非的黑瞳染成金瞳。

   兩名趙國武士的發力、動作,想要攻擊韓非哪個部位都在韓非的眼中一覽無餘。

   韓非手持莫邪劍,一劍刺向左邊武士的手腕。

   看到韓非這一劍,左邊的趙國武士臉色一變,立即後退。

   當這名趙國武士後退後,韓非並沒有追擊,而是一劍回刺,正好格擋住另外一名趙國武士的長劍。

   韓非長劍一轉,莫邪劍擊在對麵趙國武士長劍的劍柄處,逼的趙國武士不得不棄劍。

   隻是趙國武士剛剛棄劍,韓非的長劍就點在了他的咽喉上。

   同時韓非的莫邪劍回身一蕩,擊退正準備偷襲自己的最後一名武士。

   韓非不等這個趙國武士反應過來,莫邪劍就挑飛了這名武士的長劍。

   看到韓非居然幾招之間就擊敗了兩名武士的聯手,趙王堰臉色稍微有些難看。

   不過還是說道:“沒想到韓非你的劍術居然這樣好,不愧是荀子的高徒。”

   好吧,如果不是韓非注意到趙王堰臉色不對,恐怕韓非還真以為趙王堰很高興呢。

   說起來趙王堰和郭開這對君臣也算是絕配,因為這兩個人一個喜好玩,一個能想出玩的辦法。

   趙王堰想看韓非出醜,但是卻又不希望影響到朝堂。

   而郭開就想辦法設下這個賭局,讓韓非被趙國的武士揍一頓,好來取悅趙王堰。

   可惜郭開沒想到韓非居然會武功,三兩下就擊敗了兩名武士。

   不過郭開也沒什麽慌亂,第二道考驗才是郭開為了防止意外發生而設下的。

   就如同剛才的比劍,比的隻是劍術高低,並不是比的內力修為,所以韓非贏了也屬正常。

   可是論戰這方麵可不是隨便就能說出來的,尤其是麵對司馬尚這種高手。

   就如同當年的馬服子趙括,如果不是趙括家學豐富,趙括恐怕也不能在論戰中贏下許多趙國將軍。

   趙王堰看著韓非,嘴角露出一絲惡趣味的笑容來,說道:“韓非、司馬尚,這次就以長平之戰為題,司馬尚為秦國主將,韓非為我趙國主將。”

   “搬沙盤來,讓寡人看看長平之戰的結局是否能夠改變!”(天行九歌世界,有沙盤很正常。)

   韓非聽到趙王堰居然會用長平之戰來論戰,心中一緊。

   別看韓非在文章中說什麽秦趙長平之戰"隻能速戰,可是韓非完全就沒想過怎麽幫趙國打贏這一仗。

   其實當初韓非寫的那篇文章本就是為了博人眼球的,卻沒想到趙王居然就用韓非的文章來為難韓非。

   如果韓非到時候敗在司馬尚的手裏,那就證明了韓非不過是個誇誇其談之人,根本沒有真本事。

   到時候韓非的名聲一定會傳遍七國,韓非想要用名聲來吸引人才的計劃就落空了。

   韓非目光盯著沙盤上的地圖,現在可真是騎虎難下了。

   韓非騎虎難下,司馬尚可沒有。

   司馬尚在得到趙王堰開始的命令後,直接就說道:“秦國二十萬人進兵長平,大約十日內到達長平。”

   韓非盯著代表著秦國軍隊的二十萬大軍,眼中有些擔憂,不過韓非還是說:“趙國早在一月前就得知了消息,在空倉嶺布置十萬軍隊,防守,並且後方丹水處還有十萬軍隊壓陣。”

   看到韓非的布置,司馬尚很不屑的說道:“廉頗將軍當年布置的防線雖然完美,可是卻擋不住秦軍,如果你隻是用廉頗將軍的布置來,你必敗無疑。”

   司馬尚語氣平靜的說道:“秦軍攻擊空倉嶺,斬禆將茄並擊破趙軍五千人,自身傷亡三千人。”

   韓非眼神一凝,問道:“怎麽回事?”

   司馬尚手指著沙盤道:“秦軍早在幾年前就控製了烏嶺關,烏嶺關地形居高,能觀察到我趙軍一舉一動,所以有什麽行動都瞞不過秦軍。”

   韓非想了想廉頗布置空倉嶺防線的用意,問道:“這是為了延緩秦國軍隊?”

   司馬尚點點頭道:“擊破空倉嶺防線共用兩月,秦國軍隊氣勢下降。”

   韓非聽到司馬尚的解釋,終於明白了廉頗的用意。

   一鼓作氣再而衰,廉頗用空倉嶺防線延遲了秦國兩個月,那秦國軍隊的氣勢就被空倉嶺防線給消磨大半。

   等到了後麵更加險峻的丹河東岸防線,那秦國軍隊又哪有機會擊破丹河防線?

   韓非開口說道:“趙國的糧食不多了?”

   司馬尚目光看向趙王,問道:“王上?”

   趙王堰皺眉,回答道:“三年對峙,早就把趙國的糧食給消耗的差不多了,趙國最多隻能在提供四十萬大軍半年的糧草。”

   司馬尚看著韓非說道:“如果想不出破局之法,那三年後秦國立刻就會增兵二十萬人,你就敗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