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廣告與代工
  中海電子突然下來的訂單讓林曉等人意識到,計劃將被打亂了。

   原本林曉和楊冠斌並沒有想著將U盤馬上在國內的市場上推出,而是集中精力把前往得國參展的事情做好。

   可是現在中海電子決定銷售公司的U盤,有幾項事情便不得不立即提上日程。

   楊冠斌前往鵬城去找第三方代工廠了,而林曉留在燕京也沒有閑著。

   一方麵積極和中海電子那邊對接,確保售賣櫃台的裝修風格達到自己的要求。

   另一方麵,宣傳也被提上了日程。

   總不能沒有任何的宣傳,就讓人家賣場在那裏直接硬賣。

   因為原本也是準備了得國參展的宣傳,所以紙質的都是現成的,林曉加印了不少的宣傳單,又製作了一個大的宣傳展板拿到中海電子用於展示。

   與此同時,林曉決定在網上開始投放廣告。

   經過一番考慮,林曉選擇了太平洋電腦,三大門戶網站和hao123,來投放廣告。

   太平洋電腦是計算機垂直領域目前最大的網站,而U盤本來就是為了配合電腦使用,這個廣告就有比較強的針對性。

   而三大門戶網站和hao123代表著的是流量。

   12月份新浪網已經正式上線了,果然如同前世那般,有前麵四通利方的基礎在,新浪網一經上線便立即在門戶網站領域與搜狐形成直接競爭一哥的局麵。

   也不知道中華網的葉克永,在看到這一幕後,有何想法。

   林曉也很友好的將新浪網放進了hao123,這從某一種程度上助推了新浪的發展。

   當然,這一點外人並不清楚。

   互聯網領域還沒有人意識到hao123的潛力,但這並不阻礙hao123繼續的占領國人的電腦。

   這段時間,林曉並沒有停止hao123的宣傳,而宣傳的方式也繼續以線上為主,論壇、聊天室、留言區,隻要是能夠宣傳的,林曉的“水軍”同學統統不放過。

   對於已經發帖的論壇,之前的那一波帖子效果不錯,所以也是隔三差五就有人去帖子裏頂一波。

   “感謝網友分享”

   “我試了,真的超級好用”

   這些留言既讓帖子不被沉,也讓新看到的人更相信真實性。

   至於到其他的論壇和聊天室,則幾乎是複製前麵的操作,效果也非常不錯。

   hao123的後台顯示,網站的日訪問量在不斷攀升,到了一月份,林曉估計全國50%左右的電腦已經在通過自己的hao123來導航上網。

   而這個比例,還在繼續的擴大。

   很顯然,hao123的使用範圍已經不僅僅局限於網吧了。

   林曉甚至看到,楊冠斌的電腦上網主頁,用的就是hao123。

   王智的上手也很快,最近hao123的很多更新管理都是他在做,這讓林曉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亙古科技當中。

   林曉首先著手的就是製作廣告頁麵,在燕京,找一家專門從事網頁廣告製作的公司並不難,

   聯係網站投放廣告也非常的順利,這年頭,會找網站做廣告的實體公司少之又少,大都是網站之間互相投放廣告。

   可是中國的網站,在這個階段能夠花得起錢打廣告的,也沒有幾個,以至於各大網站的廣告業務其實並不是太好。

   所以林曉這邊一聯係,幾個網站都非常樂意接。

   兩天後,廣告就陸續投放到了五個網站,每個網站的廣告費是6000元,為期三個月。

   於是,華夏網民突然發現關於一個產品名叫U盤的廣告開始頻繁在幾個網站上出現,而標語讓不少人都下意識的點擊進去觀看。

   “用‘鑰匙扣’帶走你的電腦。”

   “U盤,華夏在計算機存儲領域的首次發明!”

   林曉的廣告頁麵仍然執行著不花哨的的風格,廣告頁麵中,這兩句極具噱頭的文字非常醒目,然後就是一張U盤和一堆軟盤對比的照片。

   廣告裏簡單的介紹了下U盤的參數,然後就是谘詢電話和購買地址。

   廣告的瀏覽效果不錯,不過暫時還無法帶來在銷量上的迅速攀升。

   U盤是個新生事物,林曉也沒有指望一個廣告就能夠迅速的引來銷售火爆的局麵,而且本身銷售渠道也並不多。

   楊冠斌去鵬城後,在華強北找到了一家銷售代理,加上中海電子,銷售商家也隻有兩個麵已。

   所以前往德國參展,還有其他地方參展,在業內打響名氣,依然是公司目前需要積極做的事情。

   這時候,楊冠斌也從鵬城回來,向林曉匯報代工廠考察的結果。

   “通過考察,有三家工廠我覺得比較適合做代工……”

   林曉看著擺在自己跟前的三家工廠資料,其中有個名字很熟悉,富士康……嘖嘖,赫赫有名。

   過掉!林曉直接把資料放一邊。

   “林總,富士康是這三家裏最有實力的代工廠,你不看看資料嗎?”

   看到林曉連資料都不看,楊冠斌忍不住開口問道。

   林曉倒是想說我不喜歡這個名字,可是又覺得作為老板有些太任性了,便說道:

   “雖然現在代工廠還是基本由寶島那邊為主,但是我還是更喜歡和大陸的企業合作。”

   拿起第二家精誠製造的資料,一邊翻,林曉一邊問道:“這是一家上市公司?”

   “對,確切的說,它的母公司是上市公司,母公司下麵有不少業,精誠製造是專門做代工生產的。”楊冠斌回答說道。

   看到林曉點著頭拿起了最後一家的資料,楊冠斌接著說道:“俊力科技是三家中規模最小的,不過他們報價最便宜。”

   “報價並不是最關鍵的因素。”林曉很快將資料放了下來。

   “亙古科技的產品追求的是品質,尤其是我們的U盤剛剛推出,工藝還不成熟,還是要找一家比較有規模、管理比較規範的公司來生產。”

   “就選精誠製造吧!”林曉做出決定。

   “叫他們公司和我們簽訂保密協議,必須要對技術和工藝進行保密。”

   “好。”楊冠斌應了下來,“精誠製造的工廠我去看過,做我們的U盤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不過,剛開始的話,我們可能要安排一個人去駐廠做技術指導。”楊冠斌提醒道。

   “但是我們現在公司的技術都是由唐老負責的,而且幾個技術人員都是唐老的學生。”

   林曉聽了眉頭微微皺起,當時倒是沒有考慮到這一點,看來除了唐興昌做技術顧問,公司自己的技術團隊也要趕緊建立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