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 11月14日(1)
  杜聿明派去偷襲的是做為總預備隊的第七十四軍,而這個第七十四軍的前身其實就是被華野消滅在孟良崮的整編第七十四師。在孟良崮戰役之後,國民黨以逃回來的殘餘為骨幹重新組建了第七十四軍,雖然現在他的武器裝備已非主力,但他還是繼承了一些老部隊的精神,在國軍之中仍然是一支鐵軍。

   其實華野在徐東阻擊戰場的南麵也隱藏了一支大部隊,那就是能征貫戰的蘇北兵團。為了能使戰局按照自己的設想去發展,華野指戰員也是費盡心思,為了能在阻擊戰初期成功地牽製敵人,使敵人不敢全力衝擊阻擊防線,他們特意在徐北賈汪地區擺上了十九縱這支明槍,而等火候一到就會將他撤走,以誘使邱李兵團繼續向東深入,然後再以蘇北兵團這支暗箭從南麵迂回包抄,截斷邱李兵團的退路。

   而在得到情報之後,華東野司不得不將正在房村待命的蘇北兵團提前派上戰場,命令蘇北兵團所屬的四個縱隊火速趕往潘塘前去迎敵,任務也非常明確,那就是不但要阻敵,而且還要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一口吃掉這支前來偷襲的敵軍,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因為天黑路窄,任務緊急且又隱蔽,所以兩支部隊都將隊伍擺成了一條長龍謹慎前行。十三日深夜,兩支部隊在潘塘以東的周樓村隔著一條小河溝相遇了,七十四軍在北岸由西向東行進,而蘇北兵團則在南岸由東向西進發。因為天黑,雙方都隻能看見幾十米外的對岸有一排人影,所以開始的時候都以為對方是小股部隊,於是雙方指揮員都下令不要糾纏,放對方過去。

   於是神奇的一幕發生了,兩支敵對的部隊隔著一條小河溝相向而行,誰也不開槍,就那麽你走你的我走我的,都拿對方當了空氣。直到十四日淩晨,雙方才發覺情況不對,於是一場綿延幾公裏的混戰打響了,天亮以後,雙方指揮員都驚訝地發現:敵我雙方已經徹底地狡在了一起,亂成了一鍋粥。

   早六點,杜聿明辦公室。

   華斌一進屋便問:“光亭兄,你這麽早就把我叫來是不是出了什麽大事?”

   杜聿明歎了一口氣道:“七十四軍在潘塘遭到共軍阻擊。”

   “啊?!”華斌不禁驚訝一聲,繼而問:“共軍在那裏有埋伏?”

   杜聿明搖頭,“是匆忙間趕來的,兩軍最早是於昨晚的十一點鍾在潘塘以東的周樓相遇,當時雙方都以為對方是小股部隊,所以就各走各的,都沒有開槍,直到今天淩晨一點多,對方先開了槍,戰鬥這才打響,現在兩軍已經狡在了一起,打成了一鍋粥。”

   華斌:“難道說,共軍和我們的想法相同,也是想迂回我軍的後方?”

   “不,他們就是衝七十四軍來的。”杜聿明說完,起身走到地圖前向華斌指點道:“其實我就是怕共軍迂回包抄,斷了邱李的後路,所以才將邱李兵團擺成了一個細錐形的攻擊陣形,先頭部隊已經攻占了鄧家樓和孫莊,而殿後的部隊卻還在距離徐州隻有十公裏的楊村,而做為總預備隊的七十四軍,更是就駐紮在徐州城外,這一點共軍不會不知道的。如果這股共軍真是來迂回偷襲的,那他就應該穿插到鄧家樓的西南方,攻擊第五軍的側後,配合正麵部隊奪回鄧家樓和孫莊。”

   杜聿明繼續道:“而潘塘遠離正麵戰場,距離徐州也隻有十幾公裏的路程,共軍插到這裏想做什麽?難道他想切斷邱李的後路,將邱清泉和李彌也圍起來?我相信共軍首腦還不會那麽天真,雖然華東共軍有四十萬之眾,但想同時形成兩個包圍圈,分別圍住我三個兵團,那還是遠遠不夠的。”

   華斌下意識地點點頭,道:“是啊,就算他能夠形成包圍,那也隻是一個充了氣的氣球,一紮即破,更何況徐州城內還有一個孫元良兵團,近在咫尺,隨時都可以接應邱李突圍。”

   杜聿明又道:“而且在邱李的兩翼也沒有發現包抄的共軍,那這支部隊迂回到我後方的意義就更沒有了,弄不好反倒成了自投羅網自尋死路。所以我認為這支部隊穿插到潘塘的意圖其實就是來攔截七十四軍的。”

   華斌又下意識地點點頭,道:“你的意思我懂了,你是說我們這裏有共諜,有人給共軍提供了情報,所以共軍有了準備。”

   杜聿明點頭,“對!所以我把你找來了。”

   華斌:“你有懷疑對象沒有?”

   杜聿明:“從我們倆個開始商議,到兩軍在周樓相遇,前後才隻有短短的四個多小時的時間,而從共軍的動作來看,共軍更是應該在八點之前就得到了消息,所以我認為很可能是我的作戰處裏有內鬼。”說完,他從桌上拿起一張紙遞給華斌,道:“這是昨晚在這裏值班的幾個作戰參謀。”

   華斌:“昨晚有人出去過嗎?”

   杜聿明:“這個我還沒有進行調查,我是想把查內鬼這件事交給你去辦。”

   華斌點下頭,這才看了一下那張紙,不禁自言自語道:“李明?程立鈞?”

   杜聿明:“你懷疑這兩個人?”

   華斌:“三年前,我曾審訊過這兩個人,原因就是懷疑他們通共。”

   杜聿明:“給我說說。”

   華斌:“抗戰勝利之後,戴笠要求我們進行內部清查肅整,嚴防共黨滲透,於是我們就把所有有親共傾向的人都抓了起來進行審查,其中就有李明和程立鈞這兩個人。審查李明的原因是他經常看共產黨的書籍,尤其是《論持久戰》就明目張膽地擺放在辦公桌上。不過他的理由是:知彼知己方能百戰不殆,要想打敗共軍就得先研究明白他們的作戰思想和作戰策略。而審查程立鈞的原因則是因為他有親共言論,主要就是反內戰。後來薛嶽一句話,就把他們全都保釋了。”

   杜聿明:“那我先把這兩個人調離作戰處。”

   華斌:“先不用著急,還是等我調查之後再采取措施吧。”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