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 11月05日(4)
  其實早在濟南戰役結束之後,國民黨國防部就已經嗅到了中原大戰的氣息,隻是誰也沒想到這場大戰會來的這麽快,所以留給他們的時間也就在蔣桂兩係間的明爭暗鬥中悄然地流逝了。國防部長何應欽曾向蔣介石建議:在蚌埠設立國防部前進指揮所,由號稱小諸葛的白崇禧出任主任,統一指揮華中剿總和徐州剿總,以便能夠同時應對共軍的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而白崇禧也非常配合地向蔣介石提出了‘守江必守淮’的戰略思想,建議蔣介石放棄徐州退守淮河。但蔣介石都沒有采納,原因就是他不想把一百多萬部隊全都交給桂係的白崇禧去指揮,而且他也不想主動放棄徐州,不戰而退有損他的形象,更何況徐州還是中原的象征,自古以來便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說法。

   在接到華東野戰軍即將攻打徐州的情報之後,國防部第二廳馬上便派人將電報呈交了國防部長何應欽和參謀總長顧祝同,天一亮,兩人便急忙相約去見蔣介石,商議之際,兩人又委婉地向蔣介石建議讓白崇禧統一指揮徐蚌會戰,沒想到這一次蔣介石竟十分爽快地就同意了,原因何在?國難思良將!東北剛剛慘敗,此時的蔣介石非常明白,徐蚌一戰將直接決定國民黨的前途和命運,所以此時此刻他也隻能先把派係之間的嫌隙拋在一邊了。

   於是何應欽急忙電召白崇禧速來南京商討戰事,而白崇禧也馬上就從武漢興衝衝地飛來了,可在他了解完中原局勢之後,卻又說什麽都不幹了。多年以後,白崇禧自己解釋說:是因為當時他看到中原國軍是沿津浦路和隴海路兩線布了一個大十字陣型,這種陣型兵力分散戰線過長很容易被共軍分割包圍,而大戰又迫在眉睫,倉促之間很難將部隊收攏組織起有效的防禦,另外蔣介石也不想放棄徐州,而徐州又乃四戰之地,周圍無險可守,所以那時他就已經預見到徐蚌會戰將會以失敗告終了,他不想背負失敗的責任,所以就推脫不幹了。

   白崇禧不幹,蔣介石隻好讓國防部拿主意,其實國防部早已準備好了守淮和守徐的兩套方案,隻等蔣介石拍板定奪了。何應欽和顧祝同是單純地從軍事角度出發,他們也都傾向於守淮,而蔣介石則更多地是從政治角度出發,所以他更想守徐,不過這一次他倒是稍稍放鬆了一點,讓顧祝同帶著兩套方案到徐州前線去與中原眾將共同商議,如果都認為徐州不能守,那再考慮守淮的方案。

   其實中原諸將也大多傾向於守淮,但剿總司令劉峙卻向來對蔣介石唯命是從,既然蔣介石想守徐,那他便也主張守徐,眾人商議了一個晚上,最後顧祝同和劉峙商定了一個折中的方案:放棄隴海路,將所有部隊沿津浦路兩側布防,並美其名曰為長山之蛇,說白了,就是先試著守一下徐州,如果守不住再南撤去守淮河。

   11月05日早08點,徐州剿總司令部高級作戰會議室。

   顧祝同和劉峙並排坐在上首,其他眾人分坐兩邊,徐州剿總下轄的四個兵團和三個綏靖區的司令都到了,馮治安還特意把陽天義也帶來以表‘誠意’。

   參謀長李樹正走到大地圖前,一邊指點一邊對眾人道:“經國防部和徐州剿總共同商議,我們決定放棄隴海路沿線,將所有部隊收縮至徐州至蚌埠之間的津浦路沿線做攻勢防禦,具體布署如下:丘清泉的第二兵團放棄韓莊至商丘一線,撤至徐州西郊布防;九綏區撤消,放棄海州連雲港,四十四軍和一百軍劃歸黃百韜的第七兵團,隨七兵團一起撤至徐州東郊布防;李彌的第十三兵團放棄碾莊曹八集,撤至徐州南郊布防;孫元良的第十六兵團進駐宿縣。”

   見李樹正不說了,馮治安急忙起身問:“李參謀長,我三綏區呢?”

   李樹正:“你先暫且固守韓莊至台兒莊一線,待七兵團和十三兵團撤回徐州以後再做撤退考慮。”

   馮治安是非常想把部隊拉回來的,因為隻要部隊一回徐州,他就可以控製了,於是又道:“可我三綏區過於突出,而且在我對麵也發現了共軍好幾個縱隊,我的壓力實在太大了。”

   顧祝同接話道:”那你就更要全力以赴擋住共軍,確保七兵團和十三兵團安全撤回徐州,完成會戰布署。”

   李樹正也道:“賈汪距離徐州最近,而且前有運河為屏障後有徐州為依托,如果共軍向你發起攻擊,我會立即派兵增援。”

   馮治安雖然心裏不滿,但又不便多說,這種氣他已經受過太多了,所以也就麻木了,誰讓他是雜牌軍呢!待馮治安坐下,九綏區司令李延年又起身道:“九綏區撤消了,四十四軍和一百軍也劃歸七兵團了,那我怎麽辦?”

   李樹正:“你率領司令部西撤蚌埠。”

   李延年又不滿道:“我連部隊都沒有了,還要個光杆司令部幹什麽?我看你最好把我的司令部也一起劃給七兵團好了,我也正好可以回上海去休息幾天。”

   顧祝同笑道:“李司令官,你先不要發牢騷嘛,讓你帶司令部去蚌埠其實是想讓你重新組建六兵團,從東北撤下來的三十九軍和五十四軍歸你指揮,另外,現在就駐紮在蚌埠的九十六軍和九十九軍也都歸你指揮。”

   兩個換四個,李延年不禁轉怒為喜,馬上立正道:“是!”

   顧祝同:“會議結束以後,我用飛機送你們回去,立即開始行動。”

   劉峙急忙對黃百韜道:“煥然,你要等四十四軍趕到新安鎮以後才可向徐州撤退。”

   黃百韜不禁遲疑了一下,其實他並不想接收四十四軍,他知道劉峙在連雲港有不少買賣,現在要放棄連雲港,他得將商鋪收攤貨物運回徐州,四十四軍其實就是給他充當押運保鏢的。見黃百韜遲疑,劉峙又急忙道:“共軍要於八日才會發起攻擊,四十四軍明天即可到達新安鎮,不會耽誤你撤退的。”

   黃百韜明白,不帶上四十四軍也是不行的,便道:“總司令,讓我等四十四軍倒也可以,隻是十三兵團也得等我到達碾莊之後才能和我一起撤回徐州。”

   劉峙點頭,馬上又對李彌道:“炳仁,你就在碾莊等煥然幾天。”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