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11月04日(1)
  抗日戰爭勝利之後,國共雙方於1945年10月10日在重慶簽訂了《雙十停戰協定》,可和平隻維持了短短的八個月,國民黨蔣介石政府便公然撕毀和平協議,大舉進犯解放區,挑起了第二次國共內戰,而中國人民也隨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展開了一場波瀾壯闊的解放戰爭。僅僅兩年過去,國民黨便損兵折將形勢急轉直下,被迫由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而中共中央軍委也審時度勢,適時地將軍事攻勢引向了就地殲滅敵人重兵集團的戰略決戰。

   1948年09月12日至11月02日,東北野戰軍率先發起了遼沈戰役,經過五十二個晝夜的浴血奮戰,殲敵四十七萬餘人,解放東北全境,打勝了大決戰的第一仗。戰役結束以後,國共雙方軍事力量對比也發生了曆史性的反轉,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在數量上超過了國民黨軍,戰役結束不久,毛澤東主席便著文宣稱:‘原來預計,從1946年07月起,大約需要五年左右時間,便可以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反動政府。現在看來,隻需從現在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將國民黨反動政府從根本上打倒了。’

   早在遼沈戰役還沒有結束的時候,中共中央軍委便已將目光投向了下一個決戰戰場——中原,並指示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兩支大軍聯合作戰,準備向國民黨蔣介石最大的一個戰略集團——徐州集團發起進攻,展開淮海戰役。而與此同時,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情報戰也隨之拉開了帷幕。

   1948年11月04日,淩晨一點剛過,徐州剿總第二處(情報處)處長蕭聲遠住所。

   一陣電話鈴聲刺破靜夜,夫妻二人馬上都從睡夢中驚醒,蕭聲遠急忙打亮台燈抓起話筒,“喂?”

   話筒裏傳來電訊科長的聲音:“報告處長,我是楊征,有重要情報,十萬火急。”

   蕭聲遠隻簡短的一句話:“我馬上到。”說完便放下話筒起身穿衣。妻子坐起身默默地注視著丈夫,她知道,丈夫此時出門一定是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前天沈陽被攻陷了,遼沈戰役正式結束了,現在人們都在談論國共雙方將不可避免地會在徐蚌地區展開一場大會戰,想到這,她的心忽然不安起來,油然而生一種不祥的預感。

   蕭聲遠乘車來到文亭街剿總司令部,一進第二處的辦公小院便看見楊征正在院中等候,蕭聲遠帶楊征來到自己辦公室,待他坐下,楊征急忙呈上一頁電文,蕭聲遠接過來仔細觀看:“一,共軍準備於十一月八日向徐州發起攻擊;二,在三綏區高層裏有潛伏多年的共黨臥底,正在煽動所轄防區嘩變。”

   看罷,蕭聲遠不禁大吃一驚,急忙對楊征道:“馬上將第一條情報轉發南京,讓那邊立即呈交鄭次長。”說完,又急忙抓起電話打給總參謀長李樹正:“李參謀長,我是蕭聲遠,有重要敵情,我要馬上向你當麵匯報。”

   李樹正回答的也非常簡短:“十五分鍾以後我在辦公室等你。”

   放下電話,蕭聲遠沉思片刻,然後又抓起電話:“陳主任,我是蕭聲遠,有大事,請你馬上到剿總司令部來一趟,到了以後直接去見李樹正。”

   陳亦貞:“有內奸?”

   蕭聲遠:“對!而且比你想象的要更嚴重,見麵以後再詳告。”

   十多分鍾之後,蕭聲遠起身前往李樹正辦公室,李樹正已經到了,一見麵,蕭聲遠便將情報遞了過去,李樹正看罷不禁也是大吃一驚,急問:“消息可靠嗎?”蕭聲遠:“絕對可靠。”李樹正不禁又吸了一口涼氣,蕭聲遠道:“我已將第一條情報轉發南京,現在對我們來說最要緊的是第二件事。”

   李樹正點頭,問:“你認為這個人會是誰?”

   蕭聲遠:“我對內部情況不甚了解,而且查內奸的事情也不歸我管,那是陳亦貞和陸見平他們的工作,我已經通知他們來司令部了。”

   李樹正走到地圖前看了一會兒,然後扭頭問蕭聲遠:“你對當前局勢有何判斷?”

   蕭聲遠也走到地圖前,指點道:“據我們對共軍電台的測向偵聽,在魯西南一帶發現了華東共軍十一個縱隊的電台信號,貌似華東共軍主力此刻正在丘清泉的對麵集結休整,但我認為這很可能是一個假象,因為共軍總部的通信員近期突然擴編並且出動十分頻繁,以前隻有一個通信排三十幾個人,而現在卻是整整一個通信連一百多個人,所以我認為他們的真實命令實際上是由通信員送達的,而電台隻是迷惑我們的假象,我認為華東共軍主力此刻正向新安鎮一帶秘密開進,他們的目標應該是黃百韜的第七兵團。三天前,我已向臨沂方向派出了三支諜報隊,隻是目前還都沒有回音。”

   李樹正看著地圖又沉思片刻,然後點頭,“華東共軍向來喜歡聲東擊西先打弱者,丘清泉是塊硬骨頭,他們現在應該還不會去啃,而先打新安鎮的黃百韜,的確很符合共軍的一貫風格。”

   正這時,衛兵進來報告:“報告參謀長,陳亦貞主任帶著陸見平副主任和肖俊威副處長求見。”

   李樹正點頭,“請他們進來。”

   衛兵出去之後讓進來三個人。

   走在最前邊的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他就是陳亦貞,國民黨少將,徐州警備司令部督察處處長兼徐州剿總第二處督察室主任,另外他還有一個不公開的高級職務——國民黨保密局蘇北站站長,換句話說,他就是保密局在徐蚌地區的最高領導人,統領蘇北的反間防諜工作;在陳亦貞身後是兩個年紀都在三十上下的年輕人,他們就是陳亦貞的左膀右臂:肖俊威,上校,徐州警備司令部督察處副處長,主管督察處的日常工作;陸見平,上校,徐州剿總第二處督察室副主任,主管督察室的日常工作。

   待三人落座,李樹正將情報遞給陳亦貞,陳亦貞看過又遞給陸見平,然後問蕭聲遠:“絕對可靠?”

   蕭聲遠點頭,“絕對可靠!”

   李樹正:“我找你們來主要就是想跟你們探討一下有關三綏區的事情,你認為這個共黨臥底會是誰呢?”

   做為下屬,專門負責軍隊內部監察的陸見平得先說話,他將情報遞給肖俊威,然後道:“誰是共黨臥底我不敢確定,但煽動嘩變的我認為肯定是陽天義。”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