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公平
  自兩族戰場圍殺雁寶一戰之後,轉眼,三年時間,匆匆而逝。

   這三年,發生了很多很多事情。前線戰場那邊,更發生了多場驚天動地的大戰。就連返虛後期的頂尖存在,都隕落了兩位。

   但對於兩族戰場後方的大多數平民修者而言,這三年其實相當平靜。除了遠在天邊的前線戰場,偶爾會傳來一些大新聞之外,各界一般都比較平靜。在幾大勢力的彈壓之下,如今在兩族戰場後方的修真界,已經極少有大型門派發動大戰。那種動用戰部,動輒殃及一府之地的大戰,已經徹底絕跡。而高手之間,按照當年的坤盧山和約,返虛以上強者已經無法在修真界內部出手,否則便會引來幾大勢力的合力圍殺。至於周天境高手,偶爾的大戰是有的,但周天境中後期的高手戰,已經越來越罕見了。

   如今的修真界,除了前線戰場那邊之外,其實幾百年前修真界最平靜的時候,相差無幾。

   蜀州,一座不足萬人的小城,衛易和曹圻二人,並肩而行。

   “我少年之時,曾夢想著做一名真正的劍修,仗劍走天涯。誰敢欺負我,我就一劍砍過去。不怕你笑話,在我小的時候,最喜歡看的,便是那些以劍修為主角的玉簡小說。看誰不順眼就一劍看過去,那才是真的爽。”

   曹圻並沒有取笑衛易,反倒是很認真的回答道:“劍修之道,本就注重殺力,講究一劍破萬法。相比其他修行之法的繁雜,確實會讓人覺得更爽。”

   衛易隻是笑笑,少年時的精彩,於他已經太過遙遠。這些記憶,如今也不過就是一些談資罷了。

   夫婦二人穿過人潮,始終以神通遮蔽了自身的存在。這座小城當中,修為最高者不過是一名化靈八重天的修者,實在算不上強,自然更不可能發現衛易和曹圻兩人。

   如今的衛易,已是純陽巔峰。就連曹圻,也到了周天境巔峰,距離返虛期也隻差半步之遙。

   最終,夫妻二人來到城內一座道場。

   這座道場,是城內唯一的一座大型道場,可供化靈期修者修行。當然,很少有化靈期修者會來此修行就是了,在這種小地方,化靈期已經算是高階修者了,不可能沒有自己的修行之所。

   道場內,此刻有數百名少年,正在專心致誌的練劍。

   衛易一眼便認出,他們所練的劍訣,是一套十分高明的基礎劍訣。這種說法,聽上去十分可笑。明明已是基礎劍訣,怎麽可能又十分高明呢?然而實際情況就是如此,衛易敢斷定,這套基礎劍訣,至少是出自返虛期之手,而且還是那種在劍道上造詣很高的返虛劍修。

   整套劍訣,不過百餘招,而且沒有調動任何靈力調動,隻是單純的練習如何使用自己手中的劍。這套劍訣,完全就是給那些十二歲之前,尚未開始真正修行的孩子們修習的。但衛易卻看得出來,常年練習這套劍訣,不但可以強化少年們的體內經脈,使得這些少年日後真正開始修行的時候,道路會走的更加容易。而且更為難得的是,這套劍法,隱隱蘊含了一種十分高明的劍道。常年修習的話,日後想要感悟劍道,要容易很多。

   類似的事情,天玄宗當然也能做到。比如可以直接用一些天材地寶,直接幫助幼童改變體質,這都不算什麽。天玄山上還有獨門的悟道碑,可以供高階修者直接悟道。但要論普及程度,卻遠不如這種劍訣。當然,天玄宗治下幾界,當然也有類似的煉體之法,可以供尚未開始修行的孩子們進行鍛煉。但要說效果,恐怕就遠不如這套劍訣了。

   每一種修行體係,都有自己最擅長的東西,在不同的領域,都各有長短,這很正常。

   衛易知道,天玄宗的法門,其實是真正開始於化靈期,也就是修者誕生神識之後。天玄宗本就是以神魂道立身,雖說最近這兩代人,先後出了葉朝歸和衛易這樣的異類。明明是天玄宗的最強者,但卻不是以神魂之道立身,但這並不意味天玄宗的神魂道便弱了。雲莽那邊,其實也有類似的啟蒙法門,也是由天玄宗的曆代先輩,逐漸創造改良出來的。不過,那些啟蒙法門,確實更側重於鍛煉意誌,以便日後可以更輕鬆的修習天玄宗的法門。

   神魂道,才是天玄宗真正的看家本事。

   “以後的世道,到底什麽樣,不好說。但我敢肯定,禪修和劍修這兩門,肯定不會沒落,反倒有可能會越發強大。禪修不會沒落,是因為他們的修行,不光隻有力量,更有信仰。其實,之前數千年裏,若非各派極力阻止禪修,恐怕禪修們早就將寺廟建到修真界的每一個角落了。”

   “至於劍修,我想,以後同樣不會沒落,反倒會被更多人接受。因為相比其他幾種修行體係,劍修要更加公平。”

   公平這兩個字,最後衛易格外加重了聲音。

   “不信你自己想,五行修者最為普及,但高明的五行類神通,卻往往被那些大勢力壟斷。雖說單純走這條路容易,但想要有所成就,其實很難。體修更不用說,最費資源,出身的差異,會從根本上決定未來的成就,沒錢就一邊涼快去。符修更不用說,在領悟真正的符意,可以虛空凝符之前,資源就決定了一切。隻有符紙和符筆夠強,才能製作出足夠強大的符篆,要不然也得一邊涼快去。”

   “至於你們曹家的靈晶法寶之道,以及天玄宗的神魂道,那就更不用說了。想玩靈晶法寶寶,沒有強大的師承,以及足夠雄厚的財力,根本就玩不轉。而神魂之道,在化靈期之前根本就修行不了,修行門檻太高,恐怕以後也會隻有少數人修行。”

   “反倒是劍道,人人可學,人人可輕易入門。手裏有好劍可以修劍道,手裏沒有好劍也可以修劍道,甚至就連手中無劍,單憑一根木棍,也可以修行劍道。而且,劍道對外部資源的依賴最低,便是玄平劍聖的兒子,若是不願自己悟劍,以後同樣成就有限。”

   衛易說到這裏,忽然心有所悟,呢喃道:“是這樣嗎?”

   “現在的世道,很好,但是還不夠好。當年上古時期,人族身具血脈,生來既決定了日後的成就高度。後來,大離皇祖創出了靈力修行之法,徹底打破了這一切。自此之後,不管是何等血脈,都有了強大的可能。”

   “而眼下這個世道,資源和背景,對修者修行的影響,依然極大。除了極少數天資逆天之輩外,大多數人都逃不過資源二字的限製。那些大勢力靠著壟斷資源,便可傳承千年不倒。而那些強大修者的後裔,靠著祖蔭便可輕易取得極高的成就,這不公平啊!”

   “以後的世道,若是能夠免除這一點,是不是會更好?”

   曹圻忽然開口道:“我記得在我曹家始祖的手劄裏,曾看到過一段類似記述。大致就是說,在我家始祖的那個夢裏,曾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在那個夢裏,所有人想要進入頂尖學宮,都隻有通過朝廷組織的一場大考才行,一切都憑那場大考的成績說話。不過,有些家世背景深厚之輩,卻可以通過請名師教導,使得自家後輩更容易在大考之中,取得好成績。”

   “為了解決家世差異的問題,那個世道的朝廷,想過很多很多辦法。比如統一大考難度,讓所有人遇到的大考難度一致。比如給不同區域的修者,不同的政策。名師數量少的地方,便多扶持一二,多給些名額。再比如直接下達政令,禁止所有少年在官辦道場之外,進行補習。為此,對於所有敢在道場之外,給其他少年上私課的名師,皆予以重罰。”

   衛易搖頭一笑,道:“治標不治本罷了!這些手段,出發點是好的,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盡量保持公平。但那些真正家世顯赫之輩,難道就不能把名師請回家中,偷偷補習?如此,反倒是會拉大差距。若是真想做到,道場之內的學習一切公平,何其難也?退一萬步說,人各有誌,有些人天生便不喜歡辛苦修行,隻想及時享樂。有的人則是天生追求大道,離開道場之後,也願意辛苦修行,希望有名師引路。若是強行讓這兩種人保持一致,難道就是真正的公平了?”

   “想讓這世道盡可能的公平,又想要讓大家都有追求不同的自由,何其難也?”

   衛易不再去糾結於這個問題,而是暫時顯露了真身,走向道場內的那數百名少年。現出真身的衛易,將自身靈壓維持在化靈後期的水準。這個水準,已經足夠讓那名正帶領所有少年修習劍術的煉氣期巔峰修者,對他恭敬施禮了。

   “見過大人。”

   這名煉氣期巔峰的修者,乃是道場內的一名夫子,年歲已經很大,早已無望進階化靈期。不過自身劍術卻也不凡,足夠教導這些尚未真正走向修行之路的孩子了。

   “我隻是隨意過來看看,不必多禮。”

   衛易擺了擺手,同時說道:“剛剛看你教他們練劍,我倒是亦有所感悟。我恰好掌握了一門不俗的劍法,想讓大家和我學一遍,可否?”

   這名煉氣期老者,頓時露出狂喜之色。化靈後期的強者,在他眼裏,那已經是高的沒邊的強者了。這樣的強者願意主動授業,莫說是這些孩子,便是他都願跟著學習。

   “多謝大人授業之恩。”

   這名煉氣期老者對衛易恭敬一拜之後,連忙和那數百名孩子進行解釋,讓他們莫要錯過這場機緣,好好跟著衛易學習。其中有些孩子,頓時露出了狂喜之色,自知機緣寶貴,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但也有些孩子,對此則是顯得有些無所謂。在他們心裏,與其跟著這位不知來曆的強者,修習一遍所謂的劍術,還不如早點回家玩耍更自在些。

   對此,衛易隻是颯然一笑。

   人各有誌。

   不過,接下來的盞茶功夫,衛易倒是沒有藏私。而是以劍道的形式,將自己的輪回之道,蘊藏其中,全力為這些少年展示其中奧妙。以衛易如今的高度,莫說是這些孩子,便是一般的返虛高手,都會有所感悟。不過對於這些孩子而言,衛易施展出來的東西,實在是太過玄妙。有些認真的孩子,或許能夠將衛易施展劍法的形象,銘刻於記憶當中,對日後的修行大有裨益。而那些敷衍了事的孩子,卻隻能至寶山而空手回了。

   他們大概無論如何都想不到,自己不經意之間,已經錯過了此生最大的一場機緣。

   數百年之後,這數百名孩子當中,竟是出現了十多位周天境修者。最強的一位,甚至達到了周天境後期。但是,大多數孩子,卻是止步於煉氣期,一生也隻是普通修者而已。

   ……

   在給這些孩子展現了自己的劍術之後,衛易和曹圻二人,緩緩離開了這座道場,離開了這座小城。

   “三年遊曆,我收獲不小。雖不敢言必勝,但卻多了半分把握。”

   衛易神情逐漸凝重,隨即望向北方,神情肅穆。曹圻亦是明白,接下來衛易恐怕就要前往坤盧山,去完成那場坤盧山之約了。

   “這三年遊曆,你陪我遍遊天下,走過了每一座修煉界,見過了各地的風土人情,同時也見過了各種大道,當知我如今的進步。”

   曹圻重重點頭,這三年以來,她一直跟在衛易身邊。雖說衛易這三年沒有閉關苦修,但衛易的進步,她確實能清晰感知到。

   輪回之道,與其他大道不同,可以容納其他多種大道。衛易這三年來,見過了很多大道,以他如今的高度和資質,很多大道都可以觀之即會。雖說肯定達不到登堂入室的水準,但略微入門還是可以的。

   “你且先回東海,我去一趟坤盧山。”

   “若是沒有意外的話,下次你見我之時,我說不得就已經證道仙位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