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禾豐節
  枳國有五節,一是陽春,節氣立春之日,祈禱一年收成;二是月夕,八月十五月圓之夜,團圓賞月;三是禾豐,秋收之後,保佑來年收成;四、五則是除夕、新歲,合稱過年,辭舊迎新。

   秋收已經近尾,今年禾豐節定在白露。

   枳西地僻民貧,除夕、新歲也熱鬧不起來,頂多是舍得飯桌見葷;至於月夕,正值農忙,無暇賞月;隻有陽春、禾豐兩節,最為重視。

   無從考究,從何時、何人開始,枳國興起祭祀河神,唯一知道的,便是在枳西。

   “巴陽大夫到。”裏正趙伯燾早就領人在青楓浦候著了,仆役眼尖,看到順流小舟,高聲喊道。小舟靠岸,連同船夫在內隻有四人。為首一人便是巴陽大夫秦淮,頭戴冠帽,腰係暖玉,風度翩翩,麵容俊秀,儀表不凡,二十上下。秦淮身側站著一小童,尚未總角,辨不出男女,一雙明澈眸子四處張望,見著生人,躲在秦淮身後。秦淮身後跟著一壯實漢子,左手提壺,右手拿肘子,滿嘴流油,背上係著長劍兩柄。

   隻言片語寒暄問候間,又聽見仆役報:“枳江侯到。”

   趙伯燾與大夫秦淮一同稽首施禮,大船靠岸,一行五人上岸,五人中分出一撥,往西去了,餘下三人,便是枳江侯江望舒與兩位隨從。

   江望舒,起於微末,從政二十三年,初為巴陽士人,後任巴陽大夫。前些年枳江侯巴昌受賄落馬,總計金三條,枳刀十五箱,玉璧兩枚,布匹織錦五十餘尺,太保祁子認為這是枳國三十年來最大的貪汙事件,巴昌羞愧投江。受太傅日覃伯賢舉薦,軍功赫赫的江望舒代任枳江侯,又得祁子考察三年,去了代字,是枳國官場百年間第一個外姓侯。

   江望舒與青楓浦淵源頗深,二十三年前他隻是巴陽僻地的草莽,尚未及冠,因除巴山虎有功得巴陽大夫舉薦,途經枳西恰逢大雨傾盆,有蛟龍為禍。江望舒將小舟係在楓樹上,徒手搏殺蛟龍。蛟龍死,大雨歇。十年前江望舒任巴陽大夫,視察水利,再過枳西,又有大雨來,隻好係舟避雨。此時的江望舒不再是目不識丁的草莽,留詩“青楓何必留人駐,雲銷雨霽任我遊。”

   “青楓何必留人駐,雲銷雨霽任我遊。”秦淮伸手把扶著楓樹,吟出這句詩來,片刻後搖頭道,“不好。”

   “如何不好?”江望舒問。他臨江而立,摩挲下巴,二十三載後再過枳西,山野草莽已然成為一國柱臣。

   “青楓何必留人駐,雲銷雨霽鯉化龍。”秦淮顯然是成竹在胸,笑著答道。

   “鯉化龍?”江望舒先是皺眉,爾後眼神明澈,欣喜道,“如此甚好。”

   “秦大夫,一同去?”江望舒招手邀請秦淮同行,看著秦淮麵露難色,哈哈一笑,“不為公事,不分尊卑;詩文之交,不分老幼。”

   不遠處簇擁著一群稚子,江望舒不由感慨,指不定日後這群稚子裏會出下一個江侯呢?

   裏正牽頭,枳西各戶準備三牲五穀,德老念祭文,德老一般是趙伯燾的父親擔當,隻是老人沒熬到這個寒露,枳西又無識字老人,趙伯燾隻得代替,他自嘲是枳西第一個中年德老,愧不敢當。

   玨纏著雁舟問:“隻來了兩艘船,怎麽準備了五把椅子?”雁舟聳聳肩,表示他也不曉得。

   “長安,莫到處跑,當心河神捉了去。”一個婦人瞧見這一撮擠在青楓浦看熱鬧的稚子,招手道。

   劉長安“哦”了一聲,順從地跑到婦人邊上去了。

   “你們也各自去跟著在家大人,今天不許亂跑。”婦人撂下這一句話,領著劉長安走了。

   稚子們當即散了去,枳玨同雁舟一同走,問:“當真有河神?”雁舟點點頭。玨又問:“河神是好是壞?”雁舟默不作聲,可能這個問題也把他難住了。

   “大慈河神,庇吾德邦。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三牲為祭,五穀作禮。”趙伯燾頭頂高冠,依次接過豬、牛、羊與稻、黍、稷、麥、菽,行三跪大禮。眾人連同觀禮台上坐著的五人,也如此。

   “大悲河神,憐吾德邦。河清海晏,國泰民安。童男為侍,童女作婢。”趙伯燾神情肅穆,行九拜大禮,眾人皆伏。九拜完畢,眾人起身,唯獨趙伯燾不敢起身,他平日裏不沾陽春水的雙手拿著一個竹筒,裏麵有二十八枚竹簽,高低一致,寬窄也一致。枳西僻裏三百五十一戶,八百六十二人眼盯著趙伯燾,看著他嘴裏念念有詞,雙膝跪地,雙手高舉,每一枚竹簽都在烈日下熠熠生輝。

   “啪嗒。”終於有一枚竹簽落地,童子撿起來,遞給趙伯燾。

   “劉長安。”趙伯燾高舉竹簽,他的嘴唇有些幹裂,他的嗓音有些顫抖。

   劉長安,玨是認識的,和他一般年紀,他的母親連兩方臘肉都拿不出,不在學塾念書,去年已經跟著他的母親在地裏刨食。劉長安的母親,是一個懦弱且瘦小的女人,克死兩個丈夫,如今連獨子也保不住。她神情呆滯,癱倒在地,隻是哭,看著她的獨子被帶到高台。河神有靈,一語成讖。

   “這是福氣。”有人安慰道。婦人的哭聲漸漸小了,劉長安站在祭台上,看著母親發笑。

   趙伯燾拿過另一隻竹筒,裏麵二十三隻簽子。他依舊伏地,嘴上念叨著,又是一隻簽子落地。

   趙伯燾拿過簽子,在童子的攙扶下站起身來,他的手不住地顫抖,他的腰佝僂著,他的臉色紅潤,麵對眾人,念道:“邵如意。”

   邵家,是枳西大戶,有田地幾十餘畝,邵家邵仲貴中年得女名如意,被邵老太爺視作掌上明珠。

   “哭哭啼啼,讓人笑話,”邵老太爺瞪了一眼一幹女人,招手讓如意過去。邵如意早慧,臉色發白,身子顫抖,兩眼淚汪汪望著爺爺。

   “如意,這是規矩,”邵老太爺憐愛地給孫女整了整衣物,又對著河神三拜,“河神老爺保佑。”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