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零章 雙喜
  九月初八,宜嫁娶、冠笄。是一年當中少有的黃道吉日。

   卯時三刻,並肩王府外的街道上早已罩住了無數紅綢,也不知太夫人是不是將金陵所有的紅色綢緞給調了過來。

   一乘三十六人合力才能抬起的巨大金色玉攆四平八穩的停在儀門之外,前端是由九十九名皇家金吾衛組成,其橫刀的一段係著紅綢與彩綾,昭示止戈息兵,仁厚隆德之意。

   除了示意著長長久久的九十九名金吾衛,靈帝更是調集了大量太監宮女隨行。而虎衛營將士沒有皇命不可擅自入城,所以隊伍的後方由玄武營的五百名勇士組成,甲胄之外皆套上大紅錦袍。

   無論是按照南趙祖製以迎娶公主的規格,還是青炎作為貨真價實的皇親國戚,大婚都必須由禮部尚書主持操持。

   所以禮部以尚書孫耆為首可謂全部出動,在雞鳴之前便已經來到王府之外候命。

   辰時剛至,青炎一身華貴喜服翻身上馬,孫耆朗聲道:“起行!”迎親的儀仗隊伍緩緩前行,宮中派遣而來的樂師將喜樂奏得響徹雲霄。

   金陵的百姓早已知曉並肩王世子迎親的日子,所以街道兩旁早已是人滿為患,沿途不知幾萬。

   這種情況自然早在預料之中,所以京兆府、玄武營在寅時便已做好準備,每隔一步便設一崗,將看熱鬧的眾多百姓隔出兩丈之遠,因青炎之前下達的命令,衙役與士卒並沒有大聲訓斥與推搡。

   因被清理出一條暢通無阻的迎親大道,所以儀仗隊伍很快就來到了通濟門。

   柳公公率領一幹送親人員早已等候多時,見儀仗隊伍浩浩蕩蕩而來,通濟門下的樂師也是鼓樂聲聲,迎接著對方。

   當行道通濟門下,青炎翻身下馬,跪倒在地,隨行人員皆納頭便拜,喜樂暫消。

   柳公公也不猶豫,代表一品的玉軸黃絹緩緩展開,朗聲道:“並肩王世子趙青炎接旨!”

   “皇天上帝,後土神祗,朕承天綱,眷顧降命。並肩王趙玄策武德隆昌,使社稷複享,奈天妒雄才,不及而立橫禍臨身。幸上蒼眷憐尋得其子青炎,戲文武兼全實朝廷之砥柱,茲昭爾襲其父之王爵,望威振夷狄,深眷元戎之駿烈功宣華夏,欽此。”

   “臣領旨!”

   眾多官員見其接過這道重比五嶽的的聖旨,皆是感歎,此刻起,趙青炎便是南趙的並肩王。

   青炎沒有立即起身,因見到柳公公的手中還有一道聖旨。

   “並肩王趙青炎代為接旨!”

   “大臣有奉公之典,藉內德以交修,朝廷有疏爵之恩視夫皆而並貴,懿範彌彰崇嘉永。錫霓裳郡主賢淑良德,敕命嫁之於並肩王趙,願坤儀毓秀,月室垂精,錦線穿雲,佐夫子以青燈,肅針偃月,贈良人以征袍,治行有聲,亦宜榮寵。徽著蘭房委佗,金箋甫賁,紫誥遙臨。”

   “臣代並肩王妃董昭領旨!”

   扶起青炎,柳公公恭喜道:“恭喜王爺賀喜王爺,今日不止襲承王爵,做了一人之下的並肩王,更是將有傾城容貌的王妃娶過門,雜家真是替王爺歡喜的很啊。”

   “柳公公太過客氣,待回到王府後,定要敬你三杯。”

   “雜家現在此謝過王爺了,咱們還是別耽擱時辰,趕緊迎王妃入輦吧。”柳公公回身一甩拂子朗聲道:“恭迎並肩王妃入輦!”

   就見那筆直的漢白玉大道上,董昭在百名宮女和金吾衛的簇擁下,向通濟門緩緩而來,其鳳冠霞帔,凰翎裙擺脫出十數長,盡顯風姿。其父董破虜隨行在側,臉上意氣風發。

   一行人毫不停留,宮女扶著董昭往玉輦過去,隻有董破虜停在青炎身前,甕聲道:“別以為做了並肩王與我同為王爵就翹尾巴,你在我眼裏隻是我董家的姑爺,你可知曉?”

   青炎鄭重行禮,“嶽父大人所言極是,青炎絕不敢與您比肩。”

   “你這一禮我受了,但醜話還是要說在前邊,如果本王的女兒受了半分委屈,本王可是連太夫人的麵子都是不給。”

   “嶽父大人放心,我會用盡我的一聲來嗬護昭兒,待她老了,我就將飯嚼碎了喂給她吃,待她走不動了,我就背著她看遍大好河山。”

   董破虜這才滿意道:“這話本王一字不落的記下了,要是做不到,看本王怎麽收拾你。”

   孫耆這時走來小聲提醒道:“二位王爺,時辰不早了,咱們是否起行?”

   “去吧,陛下知曉本王嫁女心裏不痛快,邀本王去喝幾杯。”說罷,董破虜頭也不回的向太初宮中走去,無人見到其眼角的熱淚。

   青炎再次恭敬行了一禮,這才反身騎上墨雪。

   孫耆走到玉輦旁高聲道:“奉迎王妃,起駕!”

   由董破虜親自從嶺南帶來的婢女走到儀仗隊之前,皆著紫綸巾、熟棉緞、金銀縷帶,五笙文雀子,手執金瓜、翡爐、銀盒、等儀仗,高舉代表皇家公主的鳳鳴百鳥屏扇,領隊前行。

   兩隊樂師也是合到一處,響徹雲霄的喜樂再次響起。

   儀仗隊伍剛剛走出不遠,街道兩旁的人群卻是更勝往昔,黑壓壓的全是人頭,當見到那巨大玉輦時,皆爆發出震天的賀喜聲。

   青炎意氣風發的向周圍百姓揮手致意,因迎到王妃,並肩王府的下人們將早已準備好的糖果喜麵還有穿好的銅錢沿途發給百姓。

   當然,也隻有在第一排的人才能幸運的領到王府的賞賜。前排之後的九成百姓隻能望而興歎,再加上人群擁擠不堪,少不得有人渾水摸魚,伸手偷些銀錢,或是趁機摸一摸大姑娘小媳婦的屁股。

   巳時一刻,儀仗隊伍終於行至並肩王府大門外。

   禮部尚書孫耆幹淨清了清嗓子,高聲喊道:“落輦!”

   三十六人合力才能抬起的玉輦緩緩落了下來。府門中迅速迎來兩隊婢女,俱是提著花籃。出人意料的,來扶董昭下輦的竟然是趙靈兒!

   董昭珠圍翠繞的望見趙靈兒,也是驚訝非常,但卻還是十分自然的扶在對方的玉手之上。

   緩步走下,腳下還沒有踏上紅綢,宮女們已經將花籃中的花瓣撒落在地,董昭便即踏在萬朵花瓣之上。

   緩緩踏上台階,一名宮女手執象征著喜結連理的紅綢,將一端交到了青炎手中,隨後又走到董昭身前,讓其牽上另一頭。

   兩人接過紅綢後,心有靈犀的對望一眼,雖然隔著珠簾看不太清,但那直攝心靈的眼神,雙人都感受的一清二楚。

   因並肩王府占地極廣,所以緩步走了許久,才到達前堂之中。一幹隨行的人員停留在前堂之外,樂師們依然奏樂,金吾衛護衛堂前。

   孫耆年事已高,在外喘了幾口後,趕緊走了進來,可見到高堂之座上的人時,腳步為之一頓。

   “下官參見老太君,不知您老身邊這位是....”

   “這位也是我並肩王府的親家,惜君的父親秦穆。”老太君麵色不善的回答。

   “原來是秦老家主,久仰久仰。”孫耆行過一禮後,有些小心翼翼的說道:“秦老家主坐在高堂之處,意思不言而喻,但這似乎...不合禮製。”

   孫耆一邊說著,一邊小心觀察秦穆的表情,見其沒有動怒,暗自鬆了一大口氣。

   太夫人作為正兒八經的趙家長輩,穩坐高堂之位是沒有絲毫問題,而秦穆應該坐在左手下側,可此時卻與前者分坐高堂左右。

   “孫大人,你不用介意,一切照常進行即可,不然你要是把這個老家夥支開,那這屋頂還不得讓他給掀了。”

   孫耆剛放下的心緊接著又提了起來,趕緊點頭應是。

   深吸幾口氣後,孫耆站在兩位新人身邊朗聲道:“吉時已到,金花永誥!”

   “一拜德天厚土!”

   兩人牽著紅綢兩端,回身敬拜天地。

   “二拜覃恩高堂!”

   緩緩轉過身來,敬拜兩位老人。

   “鴛侶佳偶對拜!”

   麵向彼此,二人相視一笑,相互行禮。

   “二位新人上前敬茶!”

   雙雙跪倒在太夫人與秦穆膝前,青炎斟茶,董昭舉敬,“孫媳婦給祖母敬茶。”

   太夫人努力不讓老淚奪眶而出,聲音有些顫抖道:“好!好孩子,以後你要和青炎好好過日子,如果他欺負你,就跟祖母說,祖母替你主持公道。”

   “謝謝祖母。”董昭甜甜一笑,接過第二杯茶,“孫媳婦給外公敬茶。”

   “想不到兜兜轉轉,你二人還是走到了今天,外公著實替你們高興,祝你們永結同心。”秦穆神色也有些激動,但還算控製得住。

   來到側座的秦秋水身前,二人再次跪倒在地,給前者敬茶。

   “禮畢!送王妃步入洞房!”

   又是趙靈兒上前牽著董昭緩緩向後堂走去,這著實讓青炎摸不著頭腦,但靈兒沒有任性發難,已經是讓青炎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王爺,下官終是幸不辱命,在次恭喜王爺了。”孫耆抹了一把汗水,上前賀喜。

   “孫大人今日所舉,我全部看在眼裏,咱們客氣話不說,待一會多敬你幾杯。”

   孫耆笑道:“王爺盛情,下官怎敢不從,不知現在是否開始迎接賓客?”

   “自然如此,我與你一同前去。”青炎回身行過一禮道:“祖母、外公,青炎這就去儀門迎接賓客,二老要是覺得乏累,不如先回內休息。”

   “你去吧,不要怠慢了客人們。”太夫人滿目慈祥,秦穆點頭示意。

   秦秋水這時站起身來,“青炎,舅舅我正好閑來無事,不如與你一同前往。”

   “外甥,看來你今天收到的賀禮肯定是不能少了,舅舅我最近手頭有點緊,不如你分來一些?”前往儀門的路上,秦秋水小聲說道。

   “舅舅這說的哪裏話,且不論今日有沒有賀禮,就是沒有,隻要舅舅開口,外甥一定竭盡全力滿足。”青炎語氣十分真誠,但心中百般祈禱可千萬別獅子大開口啊。

   “好外甥,就憑你這句話,老頭子和我這些時日以來就沒白忙活。”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