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主將
  雖然史天賜的話並不多,但卻清晰的表達出自己的看法。

   靈帝再次望向青炎,含笑道:“那你覺得具體該如何行事?”

   “左右羽林衛各抽調一萬五千人,合計三萬人馬前去平叛,其餘人馬按兵不動依然駐紮在原地,並且在此期間要多豎旗幟,在軍營內更要勤加操練,這樣既能讓京畿周邊百姓安心,又能迷惑賊寇。”

   既然準許自己開口,那青炎索性將自己的計劃全盤托出:“陛下可派一上將讓其率領三萬羽林軍先行開拔,隨即快速抽調金陵周邊各處郡縣府兵,用其押運糧草輜緊隨主力之後。”

   “待到達建安,臣認為安撫為上、退敵為中、圍剿為下,酌情而定。”

   說罷,青炎便躬身退到一邊。

   “臣附議。”

   懷化大將軍第一個站出來同意青炎的計劃。

   “兒臣附議。”趙璟緊隨其後。

   “臣附議。”蕭首輔和諸葛平章也站了出來。

   朝臣之首的七人當中有四人站了出來,除了沛王和鄭王外,還有一位年紀比史天賜還要老的老人沒有站出來。

   這時百官當中也走出不少的人支持青炎,沒站出來的人基本都是唯鄭王與沛王馬首是瞻,見主子沒有表態,自然也不敢站出來。

   鄭王趙艮和沛王趙驤見自己的父皇淡淡的掃了這邊一眼,便也不再猶豫的向前一步,而後兩黨中人也依次站了出來。

   “長陵侯可是覺得有不妥之處?”靈帝問向了那不言不語的老人。

   但這老人一直低著頭並無回答。

   史天賜見此不由得用手臂撞了撞對方,怎料後者如夢初醒般驚叫道:“退、退朝了?”

   青炎自認膽子極大,卻也萬萬不敢在這金華殿上靈帝之前小憩,心中實在是欽佩這位長陵侯的膽量。

   靈帝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看來長陵侯是沒有聽到剛才青炎的計劃了,也罷,那你說說這次平叛該由何人為主將吧。”

   長陵侯戰戰兢兢的回答道:“一切皆由陛下裁決。”

   見問不出個什麽來,靈帝看向了蕭光,“首輔,你認為何人可以勝任?”

   “回稟陛下,臣認為既然並肩王世.....”

   “父皇!兒臣認為隻有資曆威望並存的人才能擔此大任!”沛王見蕭光要推薦青炎,趕緊搶先答道。

   靈帝點點頭,“既然如此,驤兒可有合適人選?”

   “回稟父皇,兒臣認為奮威將軍閆澤可以勝任。”沛王望著青炎得意的說道。

   鄭王上前一步否定了提議:“兒臣認為不妥,閆澤雖然在軍中資曆極深,但並無多少實戰經驗。”提高聲音道:“兒臣認為除了懷化大將軍,無人能擔此重任。”

   “越州雖然距離不遠,但群山恒立道路艱難,奮威將軍正值壯年,精力更勝,所以兒臣認為奮威將軍更加適合。”

   “非也,懷化大將軍雖然已過五十,但老當益壯,照比年輕將領不遑多讓。”

   “...........”

   “...........”

   從最初的二人相爭,到最後已經發展到兩黨全方位的交鋒,整個金華殿一片混亂,嘈雜非常。

   “你們眼裏還有沒有陛下!”

   蕭光實在看不下去了,大吼一聲鎮住了百官,即使他並沒有明確站隊,但兩黨眾人卻也十分畏懼蕭光。

   “陛下,不如就任命史將軍為主將,閆將軍為副將,再用提出整個計劃的並肩王世子押運糧草輜重如何?”蕭光知道再這麽下去苦的還是越州刺史蔡柯和百姓,隨即給出了這個折中的方案。

   “懷化大將軍史天賜,奮威將軍閆澤何在?”

   “臣在!”

   “命史天賜為主將,閆澤為副將,點齊左右羽林軍共三萬人馬即刻前往越州平叛不得有誤。”

   “臣遵旨!”史天賜和膀大腰圓的閆澤接旨後便大踏步的走出金華殿。

   “戶部尚書潘寧何在?”

   “臣在!”

   “命你迅速督辦羽林軍平叛所需糧草,限明日卯時之前全部準備完畢不得有誤。”

   “臣遵旨!”

   “蕭首輔,即刻抽調京畿地區各個郡縣的府兵趕往金陵。”

   “臣遵旨!”

   “並肩王世子趙青炎聽命。”

   青炎聞言跪倒在地,“臣在。”

   “因你資曆淺薄,所以此次朕決定不由你擔任主將,命你督運糧草輜重,明日辰時即刻開拔,隨主力大軍前往越州平叛不得有誤。”

   “臣遵旨。”

   “吳王聽命。”

   “兒臣在!”

   “明日申時一同與並肩王世子押運糧草輜重,待與主力匯合後行督軍之職。”

   “兒臣遵旨!”

   “退朝。”

   靈帝的雷厲風行,讓青炎首次見識到帝王的行事風格,心中感慨的同時也緩緩的跟著趙璟退出了金華殿。

   當走下漢白玉砌成的九十五道台階時,蕭光出人意料的走到二人身邊。

   “見過吳王殿下、世子殿下。”

   二人不敢怠慢,齊齊躬身回禮。

   按禮製貴為吳王的趙璟是無需對蕭光行禮,但青炎知道其為人隨和尊重一切有能力的人,何況是一國首輔。

   青炎報以微笑,“不知首輔大人有何吩咐?”

   蕭光雖已過壯年但精神氣十足,“吩咐不敢當,隻是據本官所知這次是二位第一次領軍出征,雖然隻是押運輜重,但糧草器械乃是一軍之根本,所以想提醒二位萬萬不可掉以輕心。”

   趙璟十分謙虛:“本宮和並肩王世子一定會謹記首輔大人的忠告,不敢有絲毫差池。”

   “你們二位都是我南趙青年才俊,這個國家的未來早晚需要你們來抗的。”蕭光撂下一句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讚譽,便緩緩走去。

   青炎用胳膊捅了捅趙璟,“我說璟兄,這首輔大人的話是什麽意思?”

   “應該是害怕我們閱曆尚淺誤了大事吧,最後一句想來也隻是客套話而已。”

   -----------------------(我是分割線)

   將隨軍平叛的事告訴了太夫人,而其聽到話後臉色十分不悅。

   “陛下也真是的,你才剛過上幾天太平日子,就要隨大軍出征,難道不知你從來沒有領兵的經驗?”

   青炎安慰道:“祖母放心,隻是押運糧草輜重而已,想來並不需要上陣廝殺。”又笑了笑:“而且父王在我這半年紀早就不知殺了多少賊寇了吧,難道祖母希望我一輩子在您的羽翼下做個公子哥兒?”

   “祖母倒也不是這個意思,隻是戰場上刀槍無眼,而且你還沒有成婚,這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可如何是好啊。”太夫人依然是一臉擔憂。

   “看來你這次回來後,祖母定要抓緊物色一位孫媳婦兒,先生個大胖小子再說,倘若你能盡快的傳宗接代,祖母也就任你折騰了。”太夫人話鋒一轉,讓青炎有些措手不及。

   “祖母,這成婚又何必急於一時,您當初不是說等襲爵之時就可以嘛。”青炎覺得這個話題實在不符合當下氣氛。

   “這日子一天天過的這般快,玄策和惜君仿佛昨日還在身邊一樣,不行,這事必須得抓緊了,祖母瞧那董家丫頭就不錯,無論相貌與才品,家世與年紀都跟你門當戶對。”太夫人有些拍板定論的趨勢。

   “不行!”

   趙靈兒如一陣風般從堂外衝了進來,一臉焦急的扶著太夫人的手臂:“祖母,哥他想娶誰都行,就是不能娶那個晾衣杆!”

   太夫人慈愛的摸了摸趙靈兒的玉手:“怎麽還叫人家晾衣杆,你們之前不是已經冰釋前嫌了麽?而且我看董丫頭還叫你靈兒姐姐了。”

   一聽這話,趙靈兒氣就不打一處來,“那董昭根本就是不安好心,她讓我三分為的就是迷惑祖母您啊,給您哄開心了到時候她可就能明目張膽的勾引我哥了,她心裏的那點小算盤還能瞞得過我趙靈兒?”

   “哄老身開心有什麽不對的麽?祖母倒是樂得被她哄,還真別說,一想起董家丫頭那抹了蜜的小嘴,這心裏到現在還熱乎乎的。”

   見祖母仿佛被迷了心竅,趙靈兒更加焦急:“祖母您明察秋毫,可千萬別著了她的道兒啊!”

   看二人一時半會也爭論不出什麽結果,青炎便緩緩退了出去。

   與白翳來到演武場,青炎歎了一口氣:“白叔叔,看來這次你要陪我折騰一趟了。”青炎不用多想,便知道祖母她一定會派白翳全程護衛在自己身旁。

   “恕卑職多言,此次平叛對世子來說是難得曆練的好機會。”白翳倒是想得開。

   “我也知道這是難得的機會,但我這心中總感覺有些不踏實,你說這山越與我南趙相安無事了幾百年,怎麽就突然抽風下山叛亂了?而且這時機選的又如此巧妙。”

   白翳沉思片刻,說道:“卑職希望是機緣巧合,要不然此次平叛定會波折不斷。”

   青炎突然一拍腦門大喊道:“怎麽把他給忘了!”

   -------------------(我是分割線)

   嶽塘書院,蘇桔的草堂當中,二人十分默契的在榻上相對而坐,青炎為其斟滿酒後問道:“先生如何看待學生此行?”

   ‘滋溜’的喝了一口酒,蘇桔大刺刺的摸著自己渾圓的肚子笑道:“有什麽可看待的,保住小命兒最重要。”

   青炎早已習慣蘇桔的說話方式,所以選擇直截了當:“學生是問,除了保住性命還需要注意什麽?”

   “既然如此,那我就再給你兩個選擇,哎!提前說好,可不能像上次那般耍賴皮了。”蘇桔對上次其兩個都選時的賊眉鼠眼記憶猶新。

   “第一,你要是當這次是個普通差事,那你就當領略欣賞越州的美景逛一圈回來就行。”

   “第二,如果你不隻是想遊山玩水還想知道一些更多的東西,那你必須探聽出山越叛亂的目的到底為何。”

   蘇桔從榻上坐起,緊盯青炎的雙眼。

   “也就是說,你要摸到那得了失心瘋的沙騰寧身側!”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