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氣概
  站在灼日劍前,董昭向著秦穆深深的行了一禮,然後恭敬的說道:“晚輩董玉,見過秦老家主。”

   台下眾人見到一個不滿雙十的俊秀少年登台,心中都是有些好笑,但卻也沒有在臉上表露出來,因為江湖兒女灑脫不羈,倒也不看重年紀,若台上的少年真的有真才實學,那眾人也會報以掌聲。

   秦穆依然風輕雲淡,道:“無需多言,開始吧。”董昭又深深行了一禮,然後便將右手握在了灼日劍的劍柄上,她看了看手中的這把寶劍,一時間感慨萬千。

   自己至懂事起,就聽起自己的哥哥在耳邊無數遍說起趙玄策的名字,說並肩王如何英勇如何威武,出於好奇心的驅使,自己便向著當時還在世的母妃詢問。

   後來母妃在自己的撒嬌下將趙玄策的事跡仔仔細細的講了不知多少遍,可當時幼小的心靈中並沒有在意那如戰神一般趙玄策,而是並肩王妃秦惜君。

   之後隨著年紀的增長,自己竭盡全力去了解秦惜君的事跡,了解的越多,自己欽佩之情就越盛,並且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成為像秦惜君那樣的奇女子。

   而此時,自己站在秦惜君的故鄉,她長大的地方,她戰鬥過的地方,身前還有她的父親,董昭俏臉上漸漸泛起溫暖的笑意。

   在場包括青炎幾人在內,見到董昭一直沒有拔劍,並沒有多麽吃驚。但秦穆在這一刹那,雙眼猛然睜開,眼中泛著無法言明的神采,他緊緊盯著董昭的嬌軀,兩隻手也在不經意間握起拳頭。

   董昭此時已經雙眼緊閉陷入自己的思緒中,當然不會看見秦穆的表情,但台下四周的人群見到秦穆竟然在這少年握劍後,睜開了一直緊閉的雙眼,便知道這少年定然是有所不同,俱是緊緊盯著董昭。

   秦惜君,豆蔻年華便盛名在外,除了驚世的容顏,還有她是江湖公認百年不遇的劍道奇才,當時的她就能在秦穆手下走上十餘招,可知她的劍術有多麽高超。

   二八年華之際參加了劍二,除了那位自己不知道的神秘高手,秦惜君敗盡登台的全部俠客,威名大盛,至此江湖中人都知道,吳越劍池除了秦穆家主,還有比少主秦秋水劍術造詣更高的小女秦惜君。

   劍二過去兩年後,秦惜君拒絕了眾多名門大派的提親,而是與當時還不是並肩王的趙玄策喜結連理,一時成為南趙的佳話。但那時誰也不知,秦惜君的名字會跟她的夫君一般,將威名傳遍天下間任何一個角落。

   大興元年,也就是二十三年前,北燕西涼二路聯軍合計三十萬南下直插樊寧城,南趙皇帝趙靈宗禦駕親征,與敵激戰鐵盂山,可怎料中敵奸計無奈困守鐵盂山,正當千鈞一發之際,趙玄策親率一萬北府煌騎如神兵天降殺入趁夜色殺入敵營,一夜之間鐵盂山下已經是橫屍遍野。但第二天兩國聯軍便收攏殘兵十五萬繼續與南趙軍對峙。

   趙玄策臨危受命,執掌包括一萬北府煌騎在內的四萬人馬與敵方展開決戰,那一戰趙玄策不顧敵我兵力懸殊,率先發起衝鋒後第一個衝入敵陣。

   那一戰,秦惜君白衣素裹,親至在陣前擂鼓激勵三軍將士。

   那一戰,雙方殺得天昏地暗如月無光,但秦惜君直到敵軍潰敗也沒有停下手中戰鼓,在這兩個時辰中,已不知擊斷了多少根鼓槌。

   而秦惜君那一身素衣擂鼓的畫麵,也永遠留在了當時所有將士的腦海中,即使戰死的將士,臨死之際耳畔響起的也不是敵方的喊殺聲,卻是並肩王妃那一聲聲響徹雲霄的隆隆戰鼓。

   至此,世人盡知趙玄策威名外,也知道他有一位巾幗不讓須眉的並肩王妃。

   念及此處,董昭想到自己也能如二十年前劍二那般,與秦惜君同樣站在這個平台上,心中不由得也是豪情萬丈,玉手也不知不覺間,緩緩將灼日劍一點一點的拔出。

   思緒亦往。

   大興四年,誰也不知那一次是趙玄策最後一次出征,在大軍準備渡過淮河的時候,秦惜君不顧當時已有身孕,在河畔為三軍將士,更是為自己的夫君擂了一曲自‘煌策行’。即使大軍已經消失在淮河北岸,那鼓聲也久久沒有停歇,可謂氣衝霄漢,不輸世間任何男子!

   董昭仿佛以至當年那淮河之畔。

   劍,也被緩緩拔出。

   俏臉卻柳眉緊皺。

   可怎知,八個月後此女子竟然隨著她的丈夫,整整不知生死的失蹤了十九年,所有人都隻知南趙失去了所謂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但又有幾人念及並肩王妃!

   也許並肩王夫婦已經身死,但自己卻不想讓秦惜君的名字就這般消失在世間,如果當真所有人忘記了秦惜君的名字,那自己就用這把劍闖出一片天地,當天下人知曉自己的威名時,再告訴天下人,自己的所作所為,遠不及並肩王妃秦惜君之萬一!

   “噌”的一聲清脆劍鳴,灼日劍已經被董昭拔出,她依然閉著雙眼,將灼日劍直指蒼穹嬌聲喊道:“我對天起誓!決不允許世間遺忘你的名字!總有一天,你的威名會再次傳遍天下!”

   這時,台下所有人都爆發出一聲驚呼,因為所有人見到,正午的豔陽灑落在平台之上,更灑落在董昭的嬌軀,而灼日劍在陽光的照耀下,劍身已經赤紅如血,那金色的如雷霆般的痕跡,也發出耀眼的光芒。

   正當所有人盯著灼日劍時,青炎已經站起身來,因為他發現,秦穆老家主不知怎麽的,已經是老淚縱橫。

   突然一道破空聲由遠及近,所有抬頭望去,隻見一個一身白衣的男子正從平台後方的樓閣中飛速的掠了過來,隻此一手精妙絕倫的輕功就知其是一位絕頂高手。

   一轉眼,白衣男子已經落在了董昭的身邊,男子麵容英俊身材修長,但遺憾的是如此俊秀的男子,左臂的衣袖是空空蕩蕩。

   “是義絕秦秋水!”

   身邊董歃有些激動的說出男子的名字,青炎這時才恍然大悟,想起董歃之前跟自己說過,吳越劍池的少主秦秋水,在獲得義絕這一稱號後,左臂神秘的消失不見,江湖上沒有幾個人知道原因。

   而此時秦秋水落到董昭身邊後,他雙眼赤紅的沉聲道:“你口中所說之人叫什麽名字?”

   董昭這時的思緒已經被秦秋水的詢問拉回到了現實,她有些茫然的看了看秦秋水,又看了看四周,最後又看了看被自己直指蒼天的灼日劍,隨即美目一凜,脆聲答道:“並肩王妃秦惜君!”

   隨著這個名字從董昭的口中說出,秦秋水突然爆發出震天般的狂笑,那笑聲狂放的同時,還帶著一絲絲悲切之意。

   秦穆這時走到董昭的身邊,他摸了一把老淚溫聲道:“好孩子,你的真名是什麽?”

   董昭不知自己如何露的餡,但看著秦穆溫暖的眼神,心下一橫不再隱瞞,隻用兩個人能聽清的聲音道:“晚輩董昭,嶺南王董破虜小女,封號霓裳郡主,秦老家主,晚輩報上封號不為其他,隻因您是秦惜君的父親,所以不敢隱瞞,所以還望您千萬不要在乎一些虛禮。”

   聽到此話,秦穆的笑容更加溫暖,他拉起董昭的手緩緩走到平台前,對著眾人說道:“諸位可知此女為何能成功?”

   眾人聽到後都是兩眼疑惑,根本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當從秦穆口中得知董昭是男扮女裝後,心中除了微微驚訝,更多的還是想知道這丫頭怎麽就稀裏糊塗的成功了。

   秦穆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到:“想必諸位都知我秦穆的小女秦惜君,二十多年前她嫁入了並肩王府成為了王妃。”頓了一頓,聲音有些沉重:“但小女她已經失蹤了十九年生死未卜,以老朽看來,應該是凶多吉少了。”

   台下都是議論紛紛,有的竟然還真沒聽過並肩王妃,隻知道秦穆有個小女兒失蹤了,見到這一幕,董昭不知怎麽怒氣翻湧,正想上前說話,但被秦穆緩緩拉了回來。

   秦穆接著說道:“小女失蹤了快十年沒有音訊後,老朽實在悲痛不已,所以那年便外出雲遊緩解內心的苦痛,而那塊熔石便是在此期間所得。老朽將這塊熔石帶回劍池,便不分日夜的鑄劍,整整五年,老朽每敲擊劍身一下,心中便回浮現出小女的容貌一次,這五年來不知揮錘多少次,更不知想了小女多少次,想起她少年成名,想起她劍二奪劍,更想起她為三軍擂鼓巾幗不讓須眉的背影。”

   聽到這裏,青炎隱隱明白了什麽,便深深望向了董昭,而董昭仿佛心有靈犀般看向了青炎,兩人一時間就這麽隔著很遠相視著。

   “老朽不知的是,如此鑄劍,竟然會將鑄劍人的心意傳進劍胎之中,所以劍成之後發現,如果執劍之人心中有似小女那般的有不輸男子的氣概豪情,劍身竟然會通靈感應使其渾身赤紅如血,而這氣概是敗盡英雄的氣概,也是萬軍陣前不讓須眉的氣概,更是一往無前不達目的至死都不會罷休的氣概,諸位自問,何人有此等氣概?”

   台下眾人都是互相搖了搖頭,且不說敗盡英雄,就說那萬軍陣前能不尿褲子就不錯了,更別說為了一把劍搭上自己的性命。

   看到台下眾人的反應,秦穆感慨的說道:“老朽知道這柄劍的秘密後,便想了這麽一個法子,如果誰能有此等氣概,那老朽費盡心血用了五年時間所鑄的劍,也算是有個好歸宿了。”

   “董兄,沒想到這柄讓在座英豪盡折腰的灼日劍,竟然以如此方式被董昭所得,看來這真是天意啊。”趙璟望著台上執劍的董昭,不由的感慨萬千。

   “璟兄所言不錯,我也沒想到這灼日劍中竟然藏著這等秘密,想來也就是董昭將並肩王妃當做畢生的目標,要不然換做他人的話八九不離十會無功而返。”青炎也覺得這實乃天意如此,任你武功再強內力在雄厚,也不見得能將灼日劍變成赤紅,而秦老家主的用心良苦,更讓青炎體會到一位老父親對自己孩子的深深思念之情。

   “我說你倆就別誇了,我這腦袋到現在還沒反應過來是什麽回事,你們趕緊說說她怎麽就成了?”

   聽到這話青炎和趙璟對視一眼而後齊聲道:“你不會到現在還沒看懂吧?”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