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不速之客
  觀主於彥眉頭一皺,吩咐道:“玄武,去將門打開,看看今夜還有哪些貴客到訪。”

   趙玄武也不答話,邁大步走向大門前,此時王鉞卻在建文帝耳邊輕聲說道:“剛才我等進來之時,大門明明是敞開的,怎麽一會兒工夫,又被關上了?”建文帝示意王鉞不要多言,隨後向大門處焦慮地望去,心中隻是祈禱,千萬別是叔叔朱棣派來的追兵就好。

   隻聽得銅閂回落,“吱丫丫”一聲響,大門被緩緩打開了,眾人月光中觀瞧,但見外麵站立三人,分別牽著一匹駿馬。

   “叨擾了,深夜趕路之人,看到天將大雨,特來貴觀一避,但有所用,明日一並給錢,不會少了一分。”其中一個身形魁梧,頭戴鬥笠的人邊說邊第一個邁進門來。其餘兩人,略微觀察了一下院內情景,也隨之邁步而入。

   趙玄武閃立一旁,也不阻攔,也不詢問。隻是自言自語道:“隻怕明日,你們留下的不僅僅是錢了。”不過聲音很小,除了他自己,誰也聽不到。

   這時建文帝等人才看清楚三人模樣,其中戴鬥笠之人燕額豹眼,雙耳奇大,雖比不上傳說中三國演義的劉備,但也著實異於常人。他左側之人最為年長,約莫有四十歲上下年紀,穿一身灰布短衣,腰間懸掛一柄寶劍,相貌溫和但是臉色蠟白,左臂纏著長長的繃帶,血已經滲到繃帶之上,將其染成了紅色,顯然受傷不輕。最後一人年紀看似最輕,身背一隻水火棍,身材高挑,頭紮藍色布巾。

   於彥手托拂塵,上前道:“今日鄙觀真是有幸,如此深夜卻連迎貴客,敢問幾位俠士尊姓大名?”

   三人並無一個答話,隻是不斷用目光掃視周圍。最後還是那壯漢首先說道:“過路之人,不值一提,還請道長行個方便,給我兄弟一個今晚容身之所。”說罷從懷裏掏出一錠銀子,遞與於彥。

   於彥微微一笑,並沒有伸手去接,而是說道:“道家無欲無求,錢財身外物,能幫助天下朋友即為在下心願。”隨後轉身對剛才的三個小童吩咐,一並領新來的客人到廂房用茶。

   這個廂房本就甚大,如今建文帝等五人與新來三人坐於房內,仍不顯局促。建文帝偷眼觀瞧三人,卻不認得,但終究是怕別人認出自己,於是故意靠後而坐,藏身於程濟等人身後。

   那三人進得房來,看了看建文帝等人,也不打招呼,徑自坐於另一個角落之中。那個年紀最輕,身背水火棍的青年低聲關切問道:“大哥,你的傷怎麽樣了?”

   “不打緊,血已經止住了,三弟勿為我擔憂。”年長之人回答道。

   “真他娘的晦氣!沒想到那廝在,否則隻差一點就......”壯漢將鬥笠摘下,重重仍在一旁道。

   “二弟,天色不早,趕緊休息,明日還要趕路。”年長之人打斷壯漢的話道。

   壯漢哼了一聲,抬眼一看,發現程濟、魏冕等人正在偷眼看他,更覺煩悶,吼道:“你們幾個,坐在那的,看什麽看?沒見過活人是咋地?”

   “二弟,不可無理!”年長之人動了氣,突然感覺到手臂一陣劇痛,額頭上瞬時就冒了汗,臉色更加蒼白了。

   “大哥,你還好吧?是我混賬,我不說就是了,千萬別再生氣,動了傷口。”壯漢關切道。

   正在這時,突然間一道寒光閃過,緊接著一聲轟隆巨響,隻振的眾人耳朵發疼,感覺天地將為之開裂,緊接著便聽見房屋作響,大雨傾盆而下。

   電閃雷鳴之中,隻聽房門一開,進來三個道童,正是剛才院內三人。其中兩個小童各端著一隻碟子,碟子上各有四隻茶碗與洗漱等物,另一小童手中端了一壺熱水。

   三個小童分別將茶碗放下,給眾人沏上茶水,恭恭敬敬端到每人身旁。建文帝等人剛才並未注意,如今借著燈光觀瞧,但見這幾個小童長得都是眉目清秀,與那趙玄武實在是相差萬裏。心想怨不得那趙道士不受觀主待見,著實是長得太過凶惡。

   惶惶如驚弓之鳥,急急如喪家之犬。經過一天的奔逃和擔驚受怕,建文帝等人早已經疲憊不支,如今能夠有一舍相避,圍坐飲茶,聽著房屋外雨聲隆隆,對於如今的他們而言,不異於最大的一種享受了。

   建文帝一飲而盡,隻覺得沁人心脾,就是在皇宮之中,也從未喝過如此好茶,心想自己果真是太過勞累了,連這鄉間粗茶,都視為美味了。正想合眼休息片刻之時,卻突然間聽見房外一聲嘶鳴,緊接著聲音此起彼伏,好像是馬的叫聲。

   “我們的馬!”對麵年長者一躍而起,傷口發作,將茶杯衰落在地。

   壯漢一聽此言,第一個竄出屋外,不等年長者阻攔,那個青年也持棍在手,緊隨而出。建文帝見狀小聲吩咐道:“方書,你出去看看究竟發生什麽情況,但切勿出頭生事。”方書點頭,隨即起身跳到屋外。

   “出來,都他媽的給我出來!直娘賊,狗觀主!”壯漢如鐵塔般站立在馬廄旁邊,但見身後一匹白馬,臀部受了傷,鮮血正往外流著,因為受到驚嚇,其餘兩匹馬也是騰挪嘶鳴,壯漢雖然力氣很大,也一時難以控製住三匹受驚的馬。

   此時方書、壯漢與青年身上已經濕透,大雨中隻聽見壯漢罵聲越來越高。一會兒工夫,但見觀主於彥與七八名道童從大殿出來,每人手持一把長傘。

   “這位壯士,我在殿後處理觀中事務,正準備完畢後與各位相敘,卻聽見馬叫之聲,這才連忙出來,不知發生了何事啊?”於彥茫然問道。

   壯漢上前一把抓住於彥脖領,雙目圓睜道:“你這老道,還想裝傻。你定是看見我等有馬匹有銀兩,所以叫我們廂房用茶,暗地裏卻來盜取我等馬匹,但事情未成,傷了馬才漏了陷!”

   於彥攤手道:“壯士冤枉,想鄙觀經營多年,往來德主不計千萬,從未發生過盜竊之事,況且若盜馬匹,焉有用利刃之理,那不是故意傷了馬兒,驚動物主嗎?就算新入行的盜賊,恐怕也斷不會蠢到如此田地吧?”

   旁邊的青年一把握住壯漢手臂輕聲道:“二哥,觀主所說有理,哪有盜馬者驚馬之理?還是沉住氣,慢慢查看為是。”

   壯漢也覺有理,於是鬆手,突然間卻想起什麽,一拍額頭叫道:“不好!大哥!”

   青年也是一驚,隨即會意,兩人也不顧於彥,飛身朝廂房奔去。方書愣了片刻,立即明白那二人一定是擔心盜賊使得是調虎離山之計,頓時想起建文帝安危,也連忙奔了回去。

   三人兩前一後,闖入廂房,但見廂房西側,建文帝等四人合衣而臥,鼾聲已起,東側受傷的長者仍然是倚在牆邊,臉色卻似乎好了一些,雙目有了些許神采。但最令方書等人驚訝的不是這些,而是房間裏多了一個人。

   隻見一個少年,肩膀處綁縛著衣服,似乎受了傷,臉上帶著笑意坐在那裏看著進來的幾人,這少年不是別人,正是葉承。原來他從胡三笑那裏逃脫之後,黑夜辨不清道路,誤打誤撞,恰巧看見這裏有燈光,就來到此處。此時,於彥與幾名道童也已趕到,這廂房雖大,一時間也顯得人滿為患了。

   於彥見是個少年,不由得一笑道:“這位少俠深夜到訪鄙觀,不知道有何賜教啊?”

   葉承笑道:“觀主請了,晚輩名叫葉承,今日到訪一來是為了拜會故友,二來是為了結識新友。時間匆忙,未曾知會,還忘觀主見諒,莫要跟我這晚輩一般見識。”

   於彥聽罷,微微抖了一下拂塵,笑道:“貧道久居道觀之中,見識短淺,學問粗俗,何敢當這新友?”

   葉承搖搖頭道:“觀主誤會了,我此次前來要結交的新友是現在我兩旁的這幾位朋友,這要拜會的老友嘛,是這神樂觀的觀主王昇道長。”

   此言一出,於彥不由得臉色為之一變,但很快又恢複了適才的平靜,緩緩道:“朋友,今天的事情,恐怕與你無關,咱們井水不犯河水,還是相安無事的好。”

   葉承此時的肩膀還有些疼痛,但強忍著站起身來道:“這天下事天下人管得,何況不才還一心要與那幾位結為朋友呢,所以今天的事,無論如何也是要管的。”

   此時方書也早已認出這個少年正是剛才在水岸旁蘆葦地裏出手相救,與胡三笑爭鬥之人。於是拱手道:“少俠,幾次三番蒙你相救,方書不勝感激,隻是適才方某出去,不知這屋內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為何......”

   方書說著將目光轉移到了已經沉沉睡去的建文帝身上。葉承笑了笑道:“真是麻煩啊,你們這樣,如何能夠行走江湖,連蒙汗藥都看不出來。”

   方書一驚,看著建文帝身旁的茶杯突然恍然大悟,難道這茶裏有貓膩?再回頭看於彥時,隻見早已不是原先的表情,一張陰沉沉的臉上滿是殺氣。

   “既然如此,貧道也就不隱瞞了,不過這位少俠,恐怕明年今日,就是你的忌日了。”於彥說著,緩緩從身邊道童那裏拿過一柄寶劍。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