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無頭案,往昔情(52)
  姑蘇西南,太湖之濱,有鎮木瀆,有山靈岩。

   說的便是這靈岩山,山上多奇石,巨岩嵯峨,怪石嶙峋,物象宛然,得於仿佛。舊有十八奇石之說。

   因為靈岩塔前有一塊靈芝石十分有名,因此得名靈岩山;又因為山石顏色深紫,可以製硯,又稱硯石山。山南峭壁如城,相傳吳王曾在山上築有石頭城,故又名石城山。

   靈岩山有靈岩秀絕冠江南和靈岩奇絕勝天台的美譽,其中有昂首攀遊狀的石蛇,敲打有聲的石鼓,狀若發團的石髫,伸首隆背的石龜,兩耳直豎的石兔,形影不離的鴛鴦石,埋頭藏泥的牛背石,隱身探頭的蛇頭石,俯首飲水的雙牛石,狀若仙人的和合石,形如蒲鞋的草鞋石,以及石馬、石城、石室、石貓、石鼠,飛鴿石、蛤蟆石、袈裟石、飛來石、醉僧石等,惟妙惟肖,意趣橫生。

   蘇州無頭懸案弄得人心惶惶,華成等人連日奔波確是始終無果,黃知府擔心事情鬧大影響仕途,於是想到一招明哲保身的辦法,不顧華成苦苦哀求毅然決定求助於朝廷,早已偵破懸案,這樣做絲毫並沒有任何不妥,畢竟能力有限,原本眾誌成城的華成確是再次喝得爛醉如泥。

   單表柳聞風一行人接到命令,五匹快馬離開京城趕奔蘇州,隻見馬鞭高高揚起,胯下更是耐力極強的好馬,連夜趕路,顧不得休息,中午時分趕到蘇州地界,柳聞風勒住韁繩,其他四人同樣停住。

   一人道:“大人,前麵就是蘇州城。”

   柳聞風點頭道:“不急,尚有一件要事需要解決。”說完一提馬奔著西南方向而去,沿著荒野不停向前,最後在一座山下停住。

   “大人所指莫非就是這裏?”

   柳聞風飛身下馬,拴好韁繩道:“姑蘇西南,太湖之濱,有鎮木瀆,有山靈岩,既然來到蘇州,豈有不登靈岩山的道理。”

   案情緊急,柳聞風確是不急著入城,偏偏來到靈岩山觀景,這樣的舉動即便是隨行四大錦衣衛同樣感到不解,隻是千戶大人這樣的舉動必然有他的深意,絕對不是普通的看山觀景拜佛求簽那樣簡單。

   一行五人慢慢向前,柳聞風更是信口說出當年李白所做的詩句,舊苑荒台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隻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裏人其中所指正是靈岩山,春秋吳越夫椒一戰,越國大敗,越王勾踐和大夫範蠡被押為人質,居住在石室之中飽受折磨。

   範蠡用計向夫差獻上越中美女西施。吳王夫差十分寵愛西施,更是為西施在靈岩山上建造行宮,銅鉤玉檻,奢侈無比。吳人稱美女為娃,故名“館娃宮”。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從水路攻進吳國,把這富麗堂皇的館娃宮付之一炬,燒成斷壁殘垣,也便有了李白口中的舊苑荒台、吳王宮裏人之說。

   沿著山路向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造型精致的石亭,柳聞風抬頭恰好看到亭壁上的對聯忍不住念道:“平地上靈崖,過此關頭自有天梯登絕頂;勞塵修淨土,認清磋路豈無寶筏渡迷津。”

   錦衣衛道:“大人,對聯之中所指似乎是度人苦厄的妙語真諦。”

   柳聞風道:“不錯,靈岩山乃是佛家聖地,當年有位得道高僧在此傳授佛法,更是開宗立派建立寺廟,如今香火依然鼎盛。”說完用手一指道:“從這裏上去應該就是傳聞之中的靈岩寺。”

   一名捕快道:“大人,柱子上也有一副對聯。”幾人上前隻見上寫,‘大路一條,到此齊心向上;好山四麵,歸來另眼相看’,字跡渾然天成,令人歎為觀止。

   柳聞風道:“妙,實在是妙,人若是能夠領悟這四句真言,必然享用一生。”

   錦衣衛道:“大人,隻是不知所指為何意?”

   柳聞風道:“古人曾言參道悟禪,一切盡在一個悟字,每個人的心境不同,理解同樣不同,即便本千戶說出,不出幾日便忘到腦後,聽來何用!”說完繼續向前,捕快嘴裏不停嘀咕著,‘大路一條,到此齊心向上;好山四麵,歸來另眼相看’,一時無法參悟,隻得記在心裏,或許有一天可以頓悟。

   接著是迎笑亭,相傳始建於宋代,東坡居士曾在此笑迎釋友。盤折再上是“落紅亭”,落紅亭上同樣刻有對聯,‘觀大海者難為水,悟自心時不見山。’其中禪意普通人自然無法領悟。

   靈岩寺現存寺院規模宏大,為典型的中國佛教淨土道場之一。靈岩寺建在山頂,高聳入雲,巍峨壯觀。寺門前鬆柏參天,門額“靈岩山寺”為趙樸初題寫。進門便是天王殿,亦稱彌勒閣,殿中央供奉天冠彌勒,背後供韋馱菩薩,兩側排列著四大天王。

   再進為前院,院中有池名硯池,池上架有“界清橋”,據說大雨後,橋東之水清,橋西之水濁。大雄寶殿高25米,寬20米,氣勢雄偉莊嚴,正中供奉釋迦牟尼佛巨像,迦葉、阿難兩弟子侍立兩旁,佛祖背後為海島觀音,東西兩壁排列十六羅漢。大殿後壁供奉文殊、普賢。

   靈岩山寺西部以花園為主,俗稱山頂花園。園內玩花池相傳西施於此泛舟采蓮。池西有石城,即山顛圍牆,相傳為吳王所築,以石砌成冰紋形。玩月池曾供西施玩月。吳王井呈圓形,也為吳宮遺井,曾供西施照容。智積井為八角形,因是梁代智積和尚修浚,故名。井中泉水甘例,煮茗甚佳。井北砌有假山,上有“長壽亭”,傳為西施梳妝之所。靈岩山的最高處位於靈岩寺之西的琴台,相傳西施操琴於此。

   靈岩山南腳下有一條溪水,通向太湖,這就是著名的箭涇河,又名“采香涇”。相傳為滿足西施的需要,吳王射箭為線,開出了這條河道,宮女可泛舟香山為西施采香草。這條筆直的水道沒有自然河流的迂回曲折,確像人工開鑿。山腳下的石龜背上有足跡隱然,傳說吳王射箭過猛所致。

   當年的吳王夫差何等英雄,開辟邗溝進逼中原,大會諸侯與晉爭霸,隻是情之所鍾,滿腔豪情壯誌甘心被紅顏消磨了去。

   來到山西南,柳聞風臉上的笑意消失,神情之中更是肅穆,用手一指道:“你們可知埋在這裏的是什麽人?”

   錦衣衛搖頭道:“必然是一位得道高僧。”

   柳聞風搖頭道:“是一位值得敬仰的將軍。”

   旁邊一名感懷的遊人道:“不錯,這裏埋葬的正是當年南宋之時抗金名將韓世忠夫婦。”

   幾人側身,確是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者,手裏拿著祭奠用的物品,插上香燭,嘴裏小聲念叨著,必然是前來祭奠。

   柳聞風道:“老人家,每次來這裏都會祭奠?”

   老者笑道:“當年秦檜賣國求榮,更是假傳聖旨害死嶽將軍,韓世忠得知之後當庭怒罵秦檜,後來慘遭迫害,最後葬身於此。”

   柳聞風道:“不想老人家對這段曆史如此了解。”

   老人道:“先祖便是韓將軍部下,當年韓將軍遭人迫害於是辭官不做,跟隨將軍到此,韓將軍去後,先祖立下誓言世代在此守墓,如今算一算也傳了幾代人。”說完對著墓碑方向拜了幾拜,從神情之中可以看出老者的先人對埋葬在這裏的抗金英雄韓世忠必然十分敬佩,不然又怎會立下這樣的規矩給自己的子孫,更是一直要延續下去。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