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殞江南,了如夢(4)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幹,淚痕殘,欲斬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生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他輕咳兩聲,手捂住胸口,為原本淒涼的詞意之中增加了一絲悲涼,站在憑欄處的男子正是當今三皇子晉王朱惘,明日即將出行江南,隻是為何會看著窗外的細雨念出這樣悲涼的詩篇,身後走出一人,一身羅裙映襯出迷人的身軀,臉上更是露出一絲難以言明的神情看著晉王,正是隨身侍女,侍女道:“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侍女念罷同樣黯然神傷,作為一個身份低微的婢女,她不該如此直接表述內心的情懷,隻是楊柳依依,細雨靡靡,麵對即將的別離不由得神傷,所以才會如此。

   晉王抬頭因為咳嗽的緣故臉變得有些慘白,深吸幾口氣恢複一絲血色看著侍女笑道:“不想你也懂得這首詞!”

   婢女道:“隻是偶然聽人念過覺得好也就記下了,論詩詞文采哪裏能和王爺相比!”

   晉王笑道:“一杯愁緒,幾年離索,其情其景真是令人傷懷,你又是否得知其中的故事?”

   婢女道:“奴婢不知!”

   晉王道:“此詞為陸放翁沈園所做,其中更是暗含一段令人神傷的往事!”

   婢女道:“奴婢隻是覺得詞中所含韻味,不想確是隱含往事!”

   晉王道:“首先要從陸放翁說起,陸遊出身於一個由“貧居苦學”而仕進的官宦家庭,陸遊的高祖是宋仁宗時太傅陸軫,祖父陸佃,父親陸宰,他誕生於宋金戰爭的烽火之中,從小飽嚐了顛沛流離的痛苦,同時也受到了父親陸宰等士大夫愛國思想的熏陶,他從小受過良好的家庭教育,形成了憂國憂民的思想,他十餘歲就熟讀陶潛、王維、岑參和李白的詩篇,12歲便能詩文,生前有“小李白”之稱,17歲有詩名,一生更是以抗金救國為己任!”

   婢女道:“有如此才學必然可以得到朝廷重視一展心中抱負!”

   晉王笑道:“恰恰相反,陸遊一生仕途極為坎坷,紹興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赴臨安應試進士,取為第一,而秦檜的孫子秦塤居其次,秦檜大怒,欲降罪主考。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參加禮部考試,主考官再次將陸遊排在秦塤之前,竟被秦檜除名,二十八年,當時秦檜已死,陸遊方得做了一個主簿!孝宗皇帝即位後,以陸遊善詞章,熟悉典故,賜其進士出身。曆任樞密院編修官兼編類聖政所檢討官、通判、安撫使、參議官、知州等職。”

   婢女道:“多半是因為才學遭人嫉妒,真是可惜,隻是為何王爺會說此詞中隱含一段令人神傷的往事!”

   晉王道:“提到陸遊不得不提生平之中出現的一個人唐婉!”

   婢女道:“唐婉!書中未曾提過此人!”

   晉王道:“那是一段不願被人提及的往事,兩人本是表兄妹,這本是一段令人向往的情事,古代為了親上加親多少表兄妹之間形成人生眷侶!隻可惜當時的陸母確是不中意自己的外甥女,唐婉素有才學,更是知書達理,可惜依然得不到讚賞,陸遊又偏偏是一個十足的孝子,夜來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他的慷慨義氣確抵不過一個孝字,最後隻能含淚休妻!”

   婢女驚道:“休妻!”要知道休妻對於一個女子而言影響太大,甚至因為一紙休書從此隻能呆在娘家無法嫁人,唐婉確不同,唐家家大業大,唐婉的才學更是得到無數人的傾慕,陸遊隻得依照母命另娶妻王氏,唐婉同樣另嫁他人。

   一切似乎已經徹底停止,兩個原本深愛的人因為禮數、孝義不得不分開,連成水珠的眼淚依然無法得到她的同情,陸遊一遍一遍哀求,最後隻能在淒慘的笑聲中看著愛妻含恨離去。

   婢女道:“真的令人傷感!”

   晉王道:“傷感的還在後麵,十年後,陸遊故地重遊,去的正是沈園,那原本是兩人相戀的地方,昔日的音容笑貌猶在耳邊,也許是天意弄人,轉身之間他再次看到腦海中深藏的身影,隻是已嫁為人妻!”

   唐婉嫁給當時的名士趙士程,夫妻相攜遊園,為何又是十年,十年之後是否還可以問候!

   唐婉的目光停止,趙士程從妻子的目光中讀懂一切,他愛她,同樣尊重她的選擇,唐婉淡然一笑,今生既然已經別離為何還要相逢。

   她遣人送來黃藤酒,嫣然一笑退回小軒與丈夫共進飯食,紅袖玉手輕輕抬起為自己夫君斟酒,隔著搖曳的柳樹,軒上的她,好比雲間月,禁宮柳,一杯酒確是深深刺痛陸遊的心,故人離去,陸遊幾乎是用血在沈園刻下那樣的詩句!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同樣的一首詞,如今讀來確是不同的心境,婢女臉上帶著淚花,多半是被兩人淒慘的愛情所感染,晉王接著道:“一年後,唐婉來到沈園發現陸遊留下這首詞,悲痛中留下開始之時本王所誦念的詞句,最後黯然離去,不久之後魂消玉殞。”

   婢女道:“為何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說完忍不住淚水再一次奪眶而出,她傷懷的不是唐婉、陸遊之間的淒婉,而是自己,似乎同樣麵臨這樣的命運。

   晉王看出婢女的心事道:“本王答應你,這次江南歸來治好頑疾之後便向父皇說明封你為王妃!”

   婢女臉上露出喜色道:“王爺,這是真的嗎!嫣兒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晉王笑道:“是真的,本王何時騙過你!”

   婢女低頭道:“隻是我的身份!”

   晉王道:“父皇是個通情達理的人,隻要我說明一切必然會答應!”

   兩道身影依偎在一起,他有了希望,前往江南尋找名醫醫治頑疾,而她確實動了情有了夢,隻要王爺歸來自己不僅有了身份,更加可以光明正大的去愛,夜風吹動楊柳,樹下兩人身影不停晃動。

   朱元璋身為帝王,早已將昔日的情意拋之腦後,為了自己的江山可以世代永存,不惜用鮮血鋪平道路,他成功了,權勢完全集中在自己手裏,同時也為大明埋下了禍根,能征善戰之將幾乎被殺盡,一旦戰事再起將無將可用,這是可怕的,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當年若不是有徐達、常遇春、湯和、劉伯溫等名士相助,朱元璋如何能夠得到天下。

   朱元璋暗自思量,最後將目光鎖定在一人身上,那便是自己的四子燕王朱棣,對於自己的兒子朱元璋當然信得過,朱元璋要用自己的能力去影響他,成為大明的基石,輔助自己的皇孫朱允炆完成自己的夢想,這是否有些異想天開,如果所立的是皇長子朱標,以朱標的身份、能力自然沒有任何人會有異議,畢竟從小接受的禮數告訴所有人,帝位傳承立長不立幼,不然必然亂了規矩,規矩一亂誰都想當皇帝,皇帝確隻有一個,朝廷必然大亂。

   多少人發出這樣的疑問,若是朱標不死,朱棣是否會發動兵變,隻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罷了,大明曆史的車輪已經隨著柳聞風的出現慢慢傾斜,究竟如何發展下去不得而知,敬請關注。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