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殞江南,了如夢(2)
  晉王即將離開京城,朱元璋不免有些傷感,父子之間的情感與其他皇子不同,晉王十幾歲突然生了一場怪病,原本精壯的身體變得越加羸弱,隻是父子之間同樣多了很多相處時間,下下棋談談心,從他的身上朱元璋找到父子之間應有的情義,而不是帝王與王爺之間的身份隔閡。聽著窗外的雨聲,昔日種種重新在腦海之中閃現。

   朱元璋親率大軍西征,目的便是徹底消滅北元殘餘勢力,以保邊境安寧,大明狼騎摧枯拉朽一般摧殘對手的陣營,還有那顆抱有幻想的心。

   三軍主帥徐達指揮若定,三路大軍齊發,總先鋒常遇春所向無敵,北元勢力節節敗退,大戰足足持續七個月,明軍收複被奪走的城池,追擊數百裏,殘餘兵力狼狽竄回大漠。

   朱元璋哈哈大笑:“今日一戰,北元再也不敢襲我邊境,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全賴諸位之功!”

   “皇上英明,大明千秋萬代!”

   朱元璋得勝班師回朝,留下幾員戰將鎮守邊境,沿途百姓夾道相送,朱元璋不由得淚流滿麵,得民心者得天下,這是千古不變的定律。

   回到京城,百官得到消息出城相迎,朱元璋率領大軍入城,長子朱標、二子朱樉從裏麵快步跑出,滿臉欣喜,嘴裏喊著:“父皇,父皇!”

   朱元璋將愛子抱在懷裏,十個月不見又重了許多,個子也長高了,目光落在遠處,不免有些失落,妃嬪之中唯獨不見馬皇後身影,朱元璋與馬秀英之間有著一種極為奇特的情感,後宮佳麗無數,他心裏惦念的依然是這位賢淑的大腳,看到那雙大腳丫子心裏才會覺得舒坦放心。

   “怎麽不見你們母後?”

   朱標道:“父皇,母後生了弟弟,所以不能前來!”

   朱元璋喜道:“秀英又為朕添了龍子!”

   一名豔麗妃嬪道:“皇上,馬姐姐可真是了得,弄得我們姐妹幾個好生羨慕!”

   朱元璋顧不得搭理快步向後宮走去,妃嬪沒好氣道:“有什麽了不起的,不就是多生了幾個兒子,要是皇上天天到我這,生得保管比你還多!”

   另外一人道:“姐姐不要氣,如今皇後生了孩子自然不能同房,皇上血氣方剛如何能夠忍得,還是好好回去準備一番,我想不出幾日便會恩寵我們姐妹,到時候我們也爭把氣生個皇子出來!”

   “還是妹妹想的周全!”

   朱元璋聽聞自己的皇後為自己生下皇兒快步來到後宮,宮女見是皇上歸來紛紛跪地行禮,朱元璋全然不顧,幾個大步進去,守在門口的宮女連忙道:“奴婢見過皇上!”

   朱元璋擺手,宮女推開房門,朱元璋邁步進入,馬皇後躺在床上麵容安詳,應該是已經睡熟,一旁站著兩名宮女,手中抱著的正是剛剛出生不久的三皇子,朱元璋揮手示意不要驚醒皇後,接過皇子仔細關瞧,一雙烏黑的大眼睛看著朱元璋,沒有絲毫的怯意,下巴遠遠要比正常人長出一塊,鷹鉤鼻,大嘴叉,遠遠無法用英俊來形容,朱元璋確是喜歡,這裏交代,朱元璋天賦異稟,額頭下巴極為突出,史料記載絕對稱不上是俊男。

   “好,不愧是我朱元璋的兒子!”朱元璋滿心歡喜,雖然已經沒有初為人父的驚喜,隻是見到自己的兒子出生依然充滿歡喜,說話聲驚醒馬秀英,馬秀英睜開眼睛,屋裏多了一個男人,雖然隻是背影,不過夫妻多年,如何能不認得夫君的身軀。

   “皇上,請恕臣妾不能起身!”

   “皇後身子虛弱,歇著就是!”朱元璋轉身來到馬秀英窗前,馬秀英臉上依然有些許蒼白,用手輕輕撫摸,“辛苦你了!”

   馬皇後道:“這都是臣妾應該做的,皇上,前方戰事如何?”

   朱元璋道:“大獲全勝,十年之內再無兵患之憂!”

   馬皇後喜道:“那就好,沒有兵患百姓才能安心,朝廷同樣可以久治!”

   朱元璋道:“皇後為朕生下皇兒雙喜臨門!”

   馬皇後道:“臣妾一直等待皇上得勝歸來,也好為我們的皇兒取個名字!”

   朱元璋慢慢起身,起名可是大有講究,朱元璋的皇子之中全是木字為旁,長子朱標,二子朱樉,至於後來的朱棣、朱權等人完全依照這樣的模式,朱元璋更是立下規矩,子孫之中必須依照木、火、土、金、水的順序取名,不可亂了章法,於是朱棣的兒子取名朱高熾,正是應了太祖留下的規矩。

   朱元璋轉了幾圈道:“朱惘!”於是便有了名字。

   如今想想三十幾年過去,他真的老了,遠遠不是身體疲倦所帶來的,而是內心,一個人到了這個時候心中所想的必然是如何安排好自己的後事,令子孫後代可以過上好日子,尤其是皇太子朱標的離世對朱元璋的打擊最大。

   朱標身為長子心慈仁厚,雖經常與自己意見不合,不過朱元璋依然十分喜愛,立為皇太子,待自己百年歸老之後皇位傳給他,朱元璋更是請了當世名士宋濂親自教導朱標,李善長為太子少師,徐達為太子少傅,可稱得上文韜武略兵法戰策一一不缺,不想突然病逝令朱元璋一切的計劃徹底打亂。

   朱標的離去最為得意莫過於朱樉,身為次子諸王之首,原本沒有任何希望繼承皇位,因為在他的前麵始終有朱標存在,不想機遇落在朱樉身上,朱樉與朱標不同,朱樉尚武好戰,藩王叛亂,朱樉率領大軍討伐,藩王畏懼悉數歸降,朱樉為此洋洋得意,皇太子辭世,一眾朝臣立刻將視線落在這位平日裏被忽視的秦王身上,這種舉動引起朱元璋不滿。

   朱元璋頒布旨意秦王返回封地沒有旨意不得入京,朝野震驚,不想秦王剛剛得勢便被流放至封地,失去京城便等於失去競爭皇位的機會,畢竟隻有得到朝中大臣以及皇上的認可才能最後位列九五。

   宮廷內的局勢頓時變得複雜,一眾皇子蠢蠢欲動,誰能夠得到皇上歡心立為太子變得尤為重要,不想進入朱元璋的視野的確是任何人無法猜到的一個人,皇孫朱允炆,年紀尚小,不過從他的身上完全可以看到長子朱標的影子,朱元璋暗下決心,我朱元璋有生之年必然可以再塑造一位帝王。

   為了保住朱氏皇朝,自己的後人可以安心統治天下,朱元璋知道自己必須做出一些事情,第一建立製度,這樣後人便可以依照自己建立的製度延續下去,第二就是殺人,殺的都是有功之臣,不過同樣是該殺之人。

   殺人便要有自己的親信,於是朱元璋為自己建立一支能征善戰而且絕對聽從自己的隊伍,那就是錦衣衛,大明王朝之中最令人聞風喪膽的一支皇朝部隊。

   錦衣衛的職責便是偵查大臣,隨時向皇上報告,錦衣衛隻歸屬皇帝一人統轄,更是有先斬後奏之權,所以任何人見到錦衣衛都是避而遠之,胡惟庸、藍玉兩案錦衣衛幾乎全體出動,不到一個月時間將兩案餘黨悉數抓捕,其中更是羅列無數罪證,為自己肅清這些舊黨鋪平道路,朱元璋十分滿意,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錦衣衛就是自己的最鋒利的一把尖刀。

   當年一眾功臣活下去的隻有兩個人,當然常遇春、徐達等人在胡藍兩案之前已經離世,剩下的隻有歸隱田園的劉伯溫,還有另外一個人信國公湯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