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江南行,訪民意(1)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古人對江南美景的迷戀絕對達到無可救藥的地步,交通的閉塞同樣無法阻礙思想的神遊,在出行艱難的古代,一個生在北地的人隻能在夢裏尋找江南的影子,若真是破釜沉舟一遊江南,那絕對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甚至引為光宗耀祖的大事。

   江南女子的才學多情更是為江南增添另外一道特有的風景,多少文人騷客在此駐留,為的隻是一睹江南女子風貌,提筆揮墨一再抒發自己天涯浪子的情懷,望著別人注視的目光,心底不免有些得意、炫耀。

   提到江南獨屬蘇杭,最令人難忘當屬西湖,西湖的美令多少人如在夢中,即便那是一場早已破滅的夢。

   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虜了徽宗、欽宗兩個皇帝,中原國土全被金人侵占。趙構逃到江南,在臨安即位,史稱南宋。南宋小朝廷並沒有接受北宋亡國的慘痛教訓而發憤圖強,當政者不思收複中原失地,隻求苟且偏安,對外屈膝投降,對內迫害嶽飛等愛國人士;政治上腐敗無能,達官顯貴一味縱情聲色,尋歡作樂。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這是怎樣的一種心碎與無奈,其中又包含怎樣的憤怒,隻可惜他隻是一個文人,不過是醉酒之餘舞文弄墨了結心中煩悶罷了!

   南宋王朝在風雨飄搖之後,落泊於湖邊。此後的西湖,柳絮飄飄,暖風熏人,湖上楫聲槳影,鳳蕭聲動,達官貴人依然惺忪醉眼,文人華章頌達,舞女裙裾飛舞,歡笑聲陣陣傳出,在這個殺戮和歌舞並存的時代,虛幻、功利、極樂漫生,時代需要逃避,北方刀光劍影逐漸在記憶中黯淡,嶽飛失落的神情早已在歌舞聲中別人遺忘,這裏便是天堂,大致從那時候開始,西湖在漫長的時光中被柔媚、輕豔、嬌美所覆蓋和籠罩。

   朝廷的一次次放逐,築就了湖上文化經典。俯仰之間,唐人宋人早已風塵仆仆,鮮活的生命化成了颯颯湖風。濃於情懷、淡泊拔俗的詩文卻留存下來了。西湖有情更有靈魂需要文化來涵蓋,西湖需要這樣的時間長度來丈量。文人的心是枯燥的,需要有這樣一泊湖水來滋潤,倚著欄杆涑涑落淚,輕吟淺唱。一切的一切,比如世象紛爭,比如情長苦短,比如人生枯榮,遁入時間之維消失得不知蹤影。

   滿眼綠波洇漫,嫋嫋煙波空蒙。這方湖水有了空明禪意、有了開闊澄明。白堤、蘇堤、楊公堤;西泠橋、斷橋、長橋;孤山、吳山、鳳凰山;慕才亭、風波亭、湖心亭;保淑塔、雷峰塔、六和塔;嶽廟、於謙祠、秋瑾墓;三潭映月、平湖秋月、西泠印社,時間流轉、消逝。湖岸逸出蔌蔌柳花,湖風颯颯淺唱,遠方峰峰嶺嶺,漫湖水色醉得酡然,波光晃晃悠悠。幾千年的聲韻還在流淌,幾千年的時光還在延續。

   朱元璋同樣迷戀江南,當年太湖水戰擊敗陳友諒,徹底將江南占據,從那一刻起江南的美便映入這位帝王眼中,水秀山青、人傑地靈,這便是江南最好的寫照,如今自己的子孫之中確是有兩人分赴江南,一人尋醫,正是身患喘鳴的晉王,對於晉王朱元璋更多的是疼愛,晉王原本十分聰慧,隻可惜確是生了一副羸弱的軀體,還有一位便是朱元璋委以厚望的朱允炆,一段圍繞江南的故事慢慢展開,一段段恩仇夙願同時上演,如果心中有恨無法消解,隻能用血來償還,最後一刻是否可以得到解脫,還是依然迷茫。

   窗外細雨靡靡,猶如天際落下白色的絲線,“又到了雨季。”朱元璋發出這樣的感慨,依稀記得去年雨季,似乎就在昨日,隻是雨季悄然而至,身形慢慢站起看著眼前的地圖,“江南,江南,朕已經有二十年沒有去了!你是否還是當初的樣子!”

   第二日,大明宮殿內,皇孫朱允炆,兵部侍郎齊泰,戶部侍郎楊和恭恭敬敬站在下麵,朱元璋端坐龍椅之上,臉色略顯有些蒼白,這幾日舊患發作,雖經太師醫治不過還是沒有太多好轉,當年馬上征戰每日風餐露宿身體留下不少病患,如今年歲大了自然渾身酸痛。

   朱允炆道:“皇上臉色欠佳是否近日事物繁忙操勞過度所致,允炆願為皇上分憂!”

   齊泰道:“皇上乃國之根本,還望以龍體為重!”

   朱元璋笑道:“不過是一些陳年舊患罷了,還難不倒朕,今日朕召集你三人前來是有事需要你們替朕去辦!”

   三人齊聲道:“微臣、允炆必然不負皇上所托!”

   朱元璋連連點頭,自己也想趁這個機會讓允炆出去走走長長見識,真正領略大明王朝疆域遼闊還有百姓的生活,隻有這樣日後才能做一個好皇帝,不然始終困在京城繁華、富庶之中,又如何知道天下百姓真正想要的是什麽!朱元璋也算是用心良苦。

   朱元璋道:“如今到了雨季,江南之地盛產糧米,乃國之根本,朕年歲大了不便出行,允炆,這次替朕前往江南,督促地方官員以民為本,興修水利,切不可有水患之事發生,水火不留情,朕不想看到黎民受苦!”曆史上對朱元璋的評價褒貶參半,因為朱元璋對開國功臣太狠,幾次大獄下來幾乎將功臣殺盡,弄得人人自危,不過朱元璋確實是位好皇帝,關心天下黎民,所做之事也大多是為了大明江山。

   朱允炆道:“允炆定然不負皇上重托!”

   朱元璋道:“兵部侍郎齊泰,戶部侍郎楊和!”

   兩人齊聲道:“微臣參見皇上!”

   朱元璋道:“朕這次特意命你二人隨往,齊泰可奉旨調動地方兵馬,楊和可依照皇太孫之意罷免當地不作為官員,此次出行不易招搖,隨行帶上幾名錦衣衛貼身護衛就是,切記不可擾民!”

   三人齊聲道:“皇上放心。”

   江南富庶更是關係全國糧食命脈不能出現任何狀況,自己雖然最恨官員貪汙腐敗,更是派出大量錦衣衛調查地方官員,不過試想身居這樣的位置,麵對白花花的銀子還有誘惑如何能不動心,自己能夠做的就是盡量去減少,絕對不允許任何人因為貪婪不作為對百姓造成傷害。

   三人退下,楊和興致頗高忍不住道:“楊和早聞江南景色清幽,隻是一直未曾前去,這次定然要好好遊覽一番才是!”

   齊泰道:“不要忘了皇上交給我們的差事!”

   朱允炆笑道:“自然可以一邊辦差一邊遊覽,允炆也想見識一下!”對於此次江南之行朱允炆同樣懷有期待。

   齊泰道:“隻是江南不比京城,沿途必然遇到諸多麻煩,隻是不知皇上此次派何人一同前往!”

   楊和道:“皇上最信任錦衣衛,楊和也想知道究竟是誰會得到器重親自護送皇太孫殿下前往江南!”

   朱允炆道:“一提到錦衣衛總是覺得渾身不自在,多半是因為平日所見,隻要隨和就好,不然一路上可是要尷尬許多!”

   三人離去,一道身影慢慢出現,彎著身子,手裏拎著宮燈,上半身隱在黑暗中無法看清樣貌,隻是通過服飾可以判斷必然是宮中的太監,臉上露出一絲詭異的笑容,身影慢慢消失。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