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幾個姨娘一台戲
  翌日一早,太子睜開眼,見某人摟著他脖子,腿纏在他腰上,前胸還緊緊貼著他,睡得那叫一個香甜。

  他臉一黑,把人一把推開。

  “阿川……”

  太子起身的動作僵了一下,側頭去看夏染,見她還睡著,剛才隻是一聲囈語罷了。臉色沉了沉,他起身喚人進來服侍。

  太子離開後,溫嬤嬤把還在熟睡的夏染喚醒了。

  “怎麽了?”她揉著眼睛問。

  “剛兒太子去上朝了。”

  “哦。”

  “您應該早起服侍太子更衣,便不這樣,也該陪殿下用一點早膳。”溫嬤嬤道,正常夫妻都這般,別說是太子殿下了,更要小心周到才是。

  夏染見溫嬤嬤一副嚴肅的樣子,她想了想道:“別人是如此,我也如此的話,便沒有新鮮感了,也許太子就喜歡我這樣呢!”

  “娘娘!”

  夏染翻身向裏,“嬤嬤,您讓我再睡會兒吧!”

  昨晚對著太子那張臉,她失眠了好不好,也就剛睡下一會兒其實。

  可這回也沒睡多久,溫嬤嬤又來了。

  “娘娘,起身吧,太子妃那邊請您去議事。”

  夏染睜開眼,“什麽時辰了?”

  “卯時剛過。”

  夏染不情願的坐起身,也就是時間還早,這個功夫去怡芳宮,說是議事,去了不就成請安了。她是太子妃,而她是側妃,不是一般的姨娘,禮節上該去請安,可若她不去,誰又能說什麽。

  便是仗著她首輔家姑娘的身份,便是囂張又如何,說句不好聽的,太子妃這個公主是隔著千裏萬裏外東越的公主,在北楚的京城可不好使!

  “用過早膳再去。”夏染道。

  溫嬤嬤沒說什麽,便是讚同她的意思。

  梳洗好後,又用了早膳,其間怡芳宮來催了兩次,她仍舊慢悠悠的,等過去的時候都半晌午了。

  “側妃娘娘可真是姍姍來遲,還要太子妃三請四請的。”沈姨娘譏諷道。

  “有點事耽擱了。”夏染說著上前,衝太子妃行了個禮,而後便在一旁坐下了。

  太子妃掛上笑意,“哦,什麽事耽擱了?”

  “用飯。”

  “你倒是知道用早膳,我們為了等你可還沒用呢!”沈姨娘氣道。

  “喲,誰讓你們等本宮了?”夏染嗬了一聲。

  “是本宮。”太子妃看向夏染,語氣慍怒,道:“本宮隻是沒想到側妃這般難請!”

  “可娘娘說是議事啊,來太早的話,我害怕打擾娘娘用早膳呢!”夏染做出一副無辜的樣子來,而且她說的話也有她的道理。

  “娘娘,還是說正事吧。”周姨娘添了一句。

  “側妃來了,你倒是開口說話了,剛才可悶著一句話不說呢!”沈姨娘斥了周姨娘一句。

  “聽說側妃娘娘昨夜侍寢了,許是累了,起不來身呢!”元姨娘笑著,見其他人臉色都不好,她看向夏染,道:“側妃娘娘,您說奴家這句話說的可對?”

  夏染嗬了一聲,“對不對的,你問誰呢!”

  元姨娘沒討到臉麵,這笑一下子便掛不住了。

  “不是要議事?”夏染問。

  太子妃掃了下麵的眾人一眼,視線最後落到了夏染身上。

  “再過一月便是太後的壽辰,我們東宮也該做準備了。”太子妃收回視線,微微歎息了一聲,“不過太後的壽辰又趕上了年節,本宮要進宮幫瑜貴妃娘娘籌備宮宴、百官宴等諸多事宜,所以有些慌措。”

  夏染一想,可不就要過年了。

  這五年都在南疆,那裏過年可是很熱鬧的,尤其年三十,街上有舞獅的、有雜耍的、有放河燈的很多很多,而每年喻清倫無論在哪裏,都會在那一天趕回來陪她守夜。

  “阿染,歲歲平安。”

  五年聽了四次,也不知道他哪次是真心的。

  “夏側妃?”太子妃又喚了一聲。

  夏染這才回過神兒來,一時有些茫然,身邊的溫嬤嬤忙小聲提醒:“太子妃娘娘問您對太後壽禮的看法。”

  太後的壽禮啊,她能有什麽看法!

  “側妃娘娘,大家都是東宮的人,不能說為太子妃解憂,但有什麽好的想法也該說出來,藏著掖著的,未免不地道。”沈姨娘輕飄飄道。

  “哦,但不知道沈姨娘什麽好想法?”夏染挑眉。

  “我自然還沒想到。”

  “身為東宮的人,藏著掖著可不好。”夏染輕哼一聲。

  一句話差點噎死沈姨娘,她憤憤的瞪了夏染一眼,轉而看向太子妃,“娘娘,看來是有人想您出醜呢!”

  嗬,挑撥離間啊,就這拙劣的手段!

  “喲,要照沈姨娘的意思,本宮若不幫太子妃,太子妃就要出醜了?”

  “我可……”

  “你也太瞧不起太子妃了。”

  沈姨娘忙擺手,“娘娘,奴不是這意思,奴……”

  “都閉嘴!”太子妃拍了一下桌子,臉上已有怒火,但還是強忍住了,“眼下商議大事要緊,咱們東宮所備壽禮決不能被其他府上比下去。”

  夏染撇嘴,壽禮本就各有千秋,誰能把誰比下去呢!以東宮今時今日的地位,還是別太惹眼,於這件事上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畢竟,太後的心是向著太子的,這一點比什麽禮都重要。

  “我們可以做九十九顆壽桃,以黃金打造。”沈姨娘道。

  “又或者太後信佛,送沉香木的佛珠如何?”陳姨娘道。

  “紅玉珊瑚?”劉姨娘道。

  太子妃皺眉,“你們所說這些都太普通了,而且送太後的壽禮貴在用心,若能我們自己動手來做,便是用心了。”

  “既然太後信佛,那我們繡佛經如何?”周姨娘突然道。

  夏染心想,這個主意還是不錯的,自是耗時耗力,一個月的時間未必趕得上。

  太子妃點頭,“周姨娘說的是,隻是這佛經……”

  “法華寺前方丈圓寂時曾抄寫過一本佛經,聽說那位方丈書法了得,為文人墨客所追捧,而且太後曾多次聽那位方丈授法,算是故人了。若是我們能請出那本佛經打樣,照著繡在金綢上送給太後,一定能讓太後眼前一亮。”沈姨娘道。

  太子妃讚賞的點了點頭,“你們覺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