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大韓動亂
  大周軍突然一反常態,表現得極其強硬,而且大軍壓境,直逼平津城,讓平津城的守軍都心生不安。

  大周軍在城下擺開陣勢,戰旗如海,長矛如林,鋼刀閃亮,軍容鼎盛,氣勢如虹,擺出一副攻城的態勢,這把平津城的城主大人給嚇壞了,連忙派人飛騎趕往皇都奏報請示,請求大軍增援。

  平津城內有三十多萬人口,但守城的正規軍隻有一萬五千人,其餘的全是偶爾訓練過一些時日的仆役,也就是大韓帝國的民兵。

  要供養大量的軍隊,得投入大量白花花的銀子,城主大人寧願把這筆錢放進自已的腰包,也不願意供養大量的軍隊,想想也是,與大周相安無事數十年,誰會想到鬧成這樣,現在兵戎相見,城主大人頭大了。

  魚桐羅端坐戰馬上,冷聲道:“再給他們一柱香的時間。”

  傳令官打著白旗,策馬奔至平津城下,傳達了將軍大人最後的嚴厲警告:一柱香的時間,把所有殘害我邊民的凶手交出來,把搶掠的錢物全數交出,賠償我方三百萬兩有銀子的損失,否則,後果自負。

  三百萬兩銀子?開玩笑,平津城的城主大人可是出了名的鐵公雞,賠一個銅板都讓他肉痛,魚桐羅獅子大張口,無非隻是一個借口而已。

  平津城內緊急動員,數萬民兵匆匆領了武器,登上城頭守城,他們看著城外黑壓壓的大周軍,全都嘶嘶的直吸冷氣。

  大韓帝國皇宮。

  儀皇後這時候才剛剛接到奏報,大金國在鎮陽、虎門兩役中失利,大可汗努爾赤重傷,大軍已經撤退,臉色不由得唰然變白。

  素以野戰威震大陸的大金竟然敗了?這下,大韓帝國有點麻煩了。

  她也是果決之人,愣了半晌之後,立刻下令平遠一帶的十萬駐軍盡快向平津城靠攏,以防不測。

  儀皇後也頗有幾分膽識與才能,不過,後知後覺,說什麽都晚了。

  一柱香的時間一到,屠夫大將軍魚桐羅立刻下令發動攻擊。

  錦寧城內堆放的拋石車早已推至平津城下,攻擊的命令一下達,蓄勢以待的士兵們立刻發射拋石車。

  正常的思維,攻城一方在進攻時,會先發射盤磨巨石,之後是火球,對於守城一方的損害不大,主要是起到威懾敵方,鼓舞已方士氣的作用。

  不過這一次,大周軍拋射的不是盤磨巨石或火球,而是炸藥包。

  魚桐羅這一次隻率十萬大軍前來錦寧,但卻帶來皇上特批的二萬包炸藥包,皇上的有意很明顯,不必短兵接戰,就用這些玩意好好教訓一下棒子就行。

  當然,如果棒子還不屈服,不能滿足大周的條件,那麽,就強攻占領他們的幾個城池,威脅他們的皇都。

  一包包的炸藥包被拋石車拋射而出,砸進城內,許多掉落城頭之上,也有砸中城牆,彈落地麵。

  對於這些冒著屢屢青煙的一包包東東,有的棒子心存恐懼,躲得遠遠的,大多是好奇,用手中的長矛卻戳刺,然後轟隆一聲巨響,血肉紛飛。

  轟轟轟轟……

  平津城內到處是驚天動地的劇烈爆炸聲,建築物倒塌,燃起大火,許多士兵被爆炸的氣浪掀飛,驚恐奔逃的士兵與貧民被四處激射的彈片割刺得倒在血泊中,掙紮著發出陣陣淒厲的慘呼聲。

  第一波攻擊,平津城已被衝天大火與滾滾濃煙籠罩住,棒子們感覺到了地獄死神的召喚。

  麵無表情的魚桐羅下令繼續拋射炸藥包,下令屠殺數萬手無寸鐵的俘虜,他眼皮都沒眨一下,何況,皇上沒有派他去鎮守鎮陽險關,這火氣全發泄到了棒子的頭上。

  五輪拋射之後,平津城竟有一段城牆承受不住轟番的爆炸,轟隆倒塌。

  “大人,下令出擊吧。”身邊一眾高級將領紛紛請命,棒子軍的戰力一向不怎樣,這會城牆倒塌一段,隻需騎兵一個衝擊,便能夠殺進城內。

  “收兵!”魚桐羅咬著牙,頗不情願願的下達了令眾將怔愕的命令。

  軍令如山,眾將就是心裏非常不滿,也唯有下令鳴金收兵,撤退時,士兵們一個個依依不舍回頭望著那一段倒塌的城牆,心中不住歎氣,大好功勳,就此放過,誰不可惜?

  大軍才回城不久,大韓國的信使打著白旗,戰戰兢兢的過來,請求停戰議和。

  魚桐欏的要求很簡單,交出所有殘害大周邊民的凶手,賠償一百萬兩銀子,外加儀皇後的人頭。

  挑起邊境衝突的罪魁禍首是儀皇後,此女頗有才氣膽識,對大周來說,是個禍害,這是大周潛伏在大韓國境內的黑衣衛密諜傳回的情報。

  要儀皇後的人頭,是黑衣衛駐錦寧分署長官的決定,黑衣衛各分署長官有一定的決斷權,可先斬後奏,他們並沒有插手軍力,隻是要求魚桐羅增加這麽一個條件。

  大周提出的條件,說起來,並不是很苛刻,士兵都是奉命越境犯邊,罪不在他們,可用囚犯替代,一百萬兩銀子的賠償是很高,不過,可以用各種東西折現,大韓國的人參在大陸還是極有名,至於儀皇後的人頭,這個就有點麻煩了。

  當信使把大周帝國的條款呈報進宮,大韓國的朝堂之上,立刻引起一片爭吵,幾天之後,大韓國的皇城引發了一場內亂。

  男尊女卑的封建製社會,女人要掌權,特別是掌一國之權,除非你有非常強大的靠山,儀皇後的背後有大韓帝國第一大家族的支持,儀皇後獨攬大權,已引起朝中許多大臣與各大家族的強烈不滿,雖以鐵血手段斬殺了不少大臣,但隱患就此伏下,大周帝國提出的條件剛好是引發爆亂的導火線。

  以大韓帝國宰輔車大人為首,在得到各大家族及城衛軍三大將領的支持下,打出“清君側,誅妖後”的旗號,發動了皇動兵變。

  儀皇後雖掌握精銳的皇宮禁衛,但猛虎也架不住群狼,皇宮被攻破,儀皇後被亂軍殺死,大韓帝國第一大家族金氏也被全族誅殺,宰輔車大人自封攝政王,把持大韓帝國朝政,接受了大周的賠償條款。

  關於大漢問題,這是俺的疏忽,前麵沒有寫明,大漢,不是指帝國,是大周素以漢民族自居,抱歉,感謝書友的指正,另感謝打賞的那此些書友。